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餐飲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截至2024年底,全國在營餐飲相關企業突破1556.8萬家,年度消費規模達5.57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首次超過11%。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商務部聯合多部門啟動"中華美食薈"系列活動,通過創新業態布局、強化區域協同,加速構建餐飲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生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餐飲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數據顯示,我國餐飲業以5.57萬億元的市場規模穩居消費品零售榜首,占社會消費品總額比重突破11%。商務部推出的"中華美食薈"活動創新性融合傳統節慶與新興業態,通過"餐飲+賽事""餐飲+電影"等跨界模式,預計將在2025年釋放超過40.6萬新增企業活力。該系列活動以線上線下聯動為核心策略,精準對接消費需求,為行業注入持續增長動能。
從空間分布看,廣東(158.1萬家)、山東(108.2萬家)、江蘇(102萬家)等傳統餐飲大省憑藉地理區位與文化積澱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川菜起源地的四川以9.2萬家企業位列第五梯隊,印證了"南料北烹、百菜百味"的產業擴散趨勢。近五年數據顯示,全國餐飲企業註冊量持續攀升,並於2024年創下年度新增峰值,折射出市場對行業前景的堅定信心。
在產業發展熱潮中,行業規範性建設同步推進。當前我國涉及司法案件的餐飲相關企業占比僅0.37%,這一數據背後是監管部門與市場主體共同構建的風險預警機制。通過天眼查等平台的大數據監測,行業正逐步建立從供應鏈管理到消費服務的全鏈條風險防控體系,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安全的發展環境。
"中華美食薈"系列活動突破傳統促銷模式,將地域飲食文化與沉浸式消費場景深度融合。在2025年新增企業中,提供非遺技藝展示、主題餐廳運營等特色服務的企業占比顯著提升,推動行業從單純味覺滿足向文化傳播、情感體驗的多維價值轉型。這種創新既激活了存量市場潛力,也為產業可持續發展開闢新路徑。
綜觀當前餐飲產業發展圖景,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形成共振效應,產業鏈各環節加速協同創新。隨著數位化工具普及和消費場景深化拓展,預計到2025年我國餐飲業將釋放更強勁的經濟拉動力,並持續鞏固其作為內需增長核心引擎的地位。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新格局下,行業正通過標準化建設、文化賦能和科技融合,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更多餐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餐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