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中國沿海LNG接收站數據顯示,短期內進口規模呈現顯著波動,而從更長遠視角看,未來三年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將推動中國液化天然氣需求持續攀升。據行業預測模型顯示,2025年我國LNG年度進口總量有望達到8000萬噸以上,在此背景下,當前市場動態為研判產業趨勢提供了關鍵參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LNG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在3月31日至4月6日的統計周期內,中國沿海接收站共完成10船LNG船舶接卸,總進口量約69萬噸。與前一周112萬噸的高位相比出現明顯回落,降幅達38.4%。這種波動主要源於供暖季結束後的季節性需求調整,以及終端庫存水平變化帶來的採購節奏優化。
當周LNG進口來源呈現多元化格局,涉及5個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其中澳大利亞憑藉穩定的長協資源,以單周4船共28萬噸的供貨量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占比40%)。卡達、馬來西亞等新興供應方合計貢獻剩餘60%的進口份額,顯示出中國在LNG採購策略上的靈活性。
從終端到貨情況觀察,華南地區繼續保持最強需求動能。當周該區域接收站共完成6船72.3%的接卸任務,對應約49.7萬噸進口量。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分別完成3船(21.4%)和1船(7.1%),其中唐山LNG接收站在環渤海區域表現突出,單周接卸量達11萬噸。
根據船舶動態監測數據,即將到來的4月7日至13日期間,中國沿海LNG進口將迎來反彈。預計當周到港船舶數量增至22艘,總進口量有望達到146萬噸,環比增長超111%。這種快速恢復既反映庫存回補需求,也預示著夏季用氣高峰前的市場準備節奏。
當前沿海接收站擴建項目密集推進,包括廣東、浙江等重點區域新增產能陸續投產。預計到2025年國內總接收能力將突破2億噸/年,為持續增長的LNG進口提供硬體保障。這種基建擴張不僅增強供應韌性,也為優化全球採購網絡創造條件。
總結來看,短期市場波動並未改變中國LNG進口整體向上的發展軌跡。隨著能源結構轉型加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及多元化採購戰略推進,預計到2025年我國液化天然氣進口規模將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約30%的增長。當前周度數據的起伏變化,既體現了季節性調節特徵,也為行業參與者提供了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參考依據。
更多LNG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LNG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