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5000噸進口液化天然氣(LNG)在珠海港完成卸載並注入保稅罐內,華南地區首個LNG保稅倉庫正式投入運營。這一里程碑事件不僅標誌著國際清潔能源資源調配能力的提升,更為區域能源市場高質量發展開闢了新路徑。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支點,該保稅倉儲模式將有效增強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為綠色低碳轉型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LNG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近日,在高欄海關全程監管下,「卡米拉」輪裝載的5000噸進口液化天然氣順利進入珠海金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保稅罐。通過這一新模式,企業可靈活選擇將LNG復運出境或內銷國內市場,實現國內外市場無縫銜接。相較於傳統貿易模式,保稅倉儲大幅降低了企業的庫存成本與市場風險,為能源資源高效配置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數據顯示,該保稅倉庫啟用後,華南地區LNG儲運規模預計提升超30%,進一步鞏固了珠海作為區域能源樞紐的地位。
為保障新業務順利落地,高欄海關建立全鏈條服務機制:一方面通過「政策上門」指導企業完成資質備案與系統對接,加速保稅倉庫合規設立;另一方面創新實施「一船一策」監管方案,運用智能監控平台實時追蹤船舶動態。同時開闢清潔能源通關綠色通道,整合提前申報、預約查驗等便利化舉措,將通關時效壓縮20%以上。這些精準措施有效解決了LNG進口業務中資質審核複雜、物流銜接繁瑣等痛點問題。
作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天然氣儲運基地,金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倉儲能力達80萬立方米,供氣網絡覆蓋廣州、佛山、珠海等五個城市。此次保稅業務的開通,使該樞紐兼具國際中轉與本地保供雙重功能。企業負責人表示:「在應急調峰方面,保稅罐可快速響應區域用能需求變化,確保極端天氣或市場波動時能源穩定供應。」據測算,新業務模式每年將增加約40萬噸LNG流通量,顯著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該保稅倉庫的啟用填補了華南地區LNG國際中轉服務空白,標誌著珠海在構建跨境能源供應鏈方面邁出關鍵一步。通過整合港口區位優勢與政策創新紅利,未來將進一步吸引國際LNG貿易集聚,推動形成「儲運+交易+配送」一體化產業生態。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對低碳能源需求持續增長,這一樞紐將在保障區域能源安全、促進綠色轉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多LNG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LNG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