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國經濟增長相對較快,外匯儲備雄厚,外資穩定性較高,一次能夠承受跨境資金流動的衝擊。
外匯局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597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含淨誤差與遺漏)高達714億美元。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上半年我國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資本外流,但不等於外資大規模集中撤離。
詳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597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913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187億美元,收益逆差139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10億美元。
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含淨誤差與遺漏)714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淨流入386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減少112億美元,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4億美元,特別提款權減少1億美元。
資本項下逆差並不等於外資大規模集中撤離。從其他反映企業和個人跨境收付和銀行外匯收支信貸的統計數據看,當前外匯形勢變化主要是外匯資產持有從央行轉向境內機構和個人,藏匯於民的過程,外資主動撤離的跡象尚不明顯。
分析調查,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的流向,總體看,只要國內外不發生重大突發事件,全年我國國際收支仍有望實現基本平衡。即使出現資本淨流出,也是可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