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今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政策也說明政府今後會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政府的職責和作用將轉向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等方面來。
這一決定會對行業發展產生哪些影響?針對這個話題記者採訪了多家紡機企業的負責人。
關鍵詞 紡織企業受益更大
目前國內紡織企業普遍不景氣。不少業內人士指出,造成行業不景氣的主要原因在於棉花價格沒有與國際接軌,形成了棉花、棉紗價格倒掛的局面。由於我國紡織行業的市場化進程較早,行業競爭實力排在眾多製造業的前列,因此只要統一競爭有序的秩序建立起來了,紡織行業在國際上的優勢肯定能發揮出來。
濟南天齊平帶公司總經理王蘭喜談道,目前不少企業就是因為棉花差價問題紛紛跑到中越邊境去辦廠,棉花價格一噸可以便宜5000~6000元,在邊境投資建廠成本2~3年就可以收回來。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投資行為就是由於棉花差價直接影響的結果。其實,這些地區無論紡紗技術還是工人素質等諸多方面,與我國東部地區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
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琳認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後對行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我國紡織行業是一個民生產業,它既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產業,也是生產生活資料的重要產業。目前紡織企業的稅賦較高,人力資源、環境、能源成本上漲等問題也使我國紡織品的成本不斷增加,削減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如果一些政策再給紡織行業造成困擾,企業發展就會顯得更加艱難。
重慶金貓公司董事長楊崇明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這一政策如果能夠實施,受益最大的還是紡織企業。因為目前國際上77美分/磅的棉花價格即使再加上滑准稅,也比中儲棉的儲備棉花價格便宜許多。如果真正實現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那麼紡織行業肯定會迎來新的發展。楊崇明認為,相對於紡織行業來說,紡機行業由於市場化運作時間較早,受政府干預較少,因此,單從紡機、紡器行業本身來說,影響不會太大。但是如果紡織企業情況好轉了,對設備和器材產品需求會相應增多,紡機企業也一定可以分到改革的紅利。
關鍵詞 提振未來發展信心
許多紡機企業負責人表示,三中全會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體現在宏觀層面。一些具體的措施現在還沒有出台,所以還很難說會有哪些影響,但是這個政策的發展預期是好的,方向是正確的,生產企業對未來行業充滿了信心。
河南光山白鯊針布公司總經理張永鋼表示,這個實施過程會有一個很長的過程,也許是10年也許是20年,能否順利進行就要看政府能不能下決心放權,這個難度很大。在這個過程中市場格局會發生逐步轉變,這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張永鋼認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主要表現在原料、土地、金融等許多資源的配置都要由市場直接配置。目前紡機配件、器材等中小企業融資遭遇到了很大的不公平,大企業具有低息貸款的優勢,中小企業要麼貸不到款,要麼就是高息貸款,企業辛苦賺來的錢不能很好的用於發展實業,而是要用來償還高額貸款利息。
南通五洲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健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如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民營經濟和其他非公有經濟會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而公有經濟不應當是主體。尤其是現在國有企業壟斷的一些行業,如果非公有經濟可以進入的話,會得到更好發展。但哪些行業先受益,取決於國家先開發哪些行業。具體到紡織、紡機行業,要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還要解決目前地方政府(特別是縣級以下的地方政府)以GDP考核領導政績的做法,只有這樣土地、銀行貸款等資源才能實現市場配置。
關鍵詞 有壓力才有動力
市場在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後,國際知名企業也會具有較以前更為公平的競爭環境,國產紡機器材企業可以借鑑學習。市場經濟本身就是公平競爭,有競爭壓力才會有發展動力,這對於整個行業發展是件好事。王蘭喜認為,資源配置真正由市場說了算以後,紡機企業會不斷加大技術投入,實現和客戶的共同良性發展,否則就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南通五洲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健隨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逐步實施,紡機企業的技術研發會顯得更加重要,企業管理者也會更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從而會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加快技術進步的步伐,中國的紡機技術和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會更快縮小。但國產紡機走向世界的步伐,取決於自身產品的技術、質量、價格、服務等多個方面。其中質量和服務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全員的職業素質,價格取決於匯率、職工工資的增長速度等,這些要素不能太樂觀。
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琳談道,紡織行業的現實情況是行業內不同企業之間的技術水平差距較大,一些先進企業已經十分注意節能減排,並正在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邁進;而還有一些企業仍在使用原始、簡單的生產方式,以犧牲能源、資源換取利潤。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紡織行業的門檻太低。目前,一些地方關於節能減排的標準、規定的執行力度還不夠。在未來,隨著落後產能的淘汰,自動化、智能化裝備將成為紡織行業的主流。紡機企業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加強產品開發、提升裝備製造水平,在行業洗牌中搶占先機。雖然中國是紡織大國,但是高端紡機裝備領域卻一直被歐洲人把持,所以國產紡機設備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關鍵詞 政府維持公平法制
眾所周知,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不少紡機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要想真正實現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目標,除了要發揮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以外,還要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河南光山白鯊針布公司總經理張永鋼談道,真正的企業家只有在市場起決定配置作用的條件下才能成長起來,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投身於專業領域,而不是既要當「外交家」又要當「活動家」。而要做到這些,政府要徹底進行轉型,第一要公平,第二要法治,第三要服務,第四要讓利於民。
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琳認為,從企業角度來說,企業希望相關政策能夠減輕紡織企業的負擔。紡織行業是一個利潤較低的行業,無法和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相比,所以希望政府能夠減輕一些稅賦;同時,還希望能加大對紡機技術創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從宏觀層面來說,紡織行業和整個社會的經濟形勢息息相關,宏觀經濟政策也會對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近期出台的一些民生政策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將來政策落到實處,使民生得到改善,對內需起到拉動作用,也會促進整個紡織行業的發展,同時對紡織機械行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更多紡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