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服裝紡織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紡機行業:連續化設備是未來發展趨勢

紡機行業:連續化設備是未來發展趨勢

2015-02-05 11:10:4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幾年,除了要面對市場需求不旺的現狀,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又給紡織企業增加了一道難題。迫於形勢的壓力,「機器換人」成為了很多企業關注的焦點。作為工作強度最大、用人量最多的紡紗環節,通過「機器換人」節省人工、提高效率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清梳聯、粗細聯、細絡聯等連續化設備實現了紡紗生產中的自動清理、落紗、打包、輸送等工作,將工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救出來,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因此,各種棉紡連續化設備成為更多人眼中的「香餑餑」。

  連續化設備是棉紡行業的未來

  「現在,紡織企業面臨著勞動力成本高和招工難等問題,即使招到了工人,但由於現在的年輕人普遍要求待遇要好,對工作的環境和強度的要求也高,如果工廠硬體條件不好,工人的流動量就很大。在海外市場,雖然一些國家的人工成本便宜,但是受到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那裡的工人並不夠勤奮,企業的招工有限。」賽特環球機械(青島)有限公司銷售部總經理郭加陽說:「『機器換人』已然成為形勢所迫。」 2014年賽特環球機械(青島)有限公司銷售額達4億元,其中公司的粗細聯設備的銷售額占40%左右,銷售量達500台。

  青島宏大公司研發部總設計師車社海也認為,隨著國內人工成本的增長,以及舊絡筒設備的不斷淘汰,國內棉紡企業80%~90%的新上項目都會選擇連續化設備,未來幾年內,舊的絡筒產品將受到更大衝擊,連續化設備將出現直線上升的銷售趨勢。

  設備投入不能單純考慮成本

  近幾年紡機企業的銷售量普遍下滑,雖然連續化設備減少了用工人數,為企業節省了成本支出,但對於紡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而言,新設備的購置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許多企業關注的話題往往在於:投入的成本什麼時候才能收回來?不過,中國紡機協會總工程師祝憲民卻認為,企業要避免單純從投資成本的角度考慮連續化設備的購置,連續化設備更重要的優勢在於提高產品質量。

  祝憲民說,通過「機器換人」節省勞動力只是連續化設備的優點之一,其更重要的優勢在於減少人為損傷,以及避免由於損傷的不斷累積而導致了問題的不斷擴大,並最終提高產品品質。祝憲民認為,目前連續化紡紗設備可以實現對產品質量問題的源頭追溯,幫助企業提升產品品質。同時,通過對生產過程的信息化集成,也為信息化與自動化的融合提供了基礎。

  實際上,相比節約下來的人工成本,國產連續化紡紗設備的投入並不算大。據青島宏大研發部總設計師車社海介紹,青島宏大公司生產的連續化設備可節省勞動力達70%以上,紡織企業平均兩三年左右就可收回投資成本。

  節約的人工成本再加上使用新設備後提高的紗管殘棉二次利用率、表層粗紗利用率等,總共需要約1.67年就可將成本收回。

  國產設備可靠性還需提升

  去年以來,受到匯率的影響,我國紡機產品的進口量有所增加,特別是日元的貶值,使得一些有意購置新設備的紡織企業也隨之選擇了進口設備。由於起步時間較晚,國產連續化設備在使用性能的各項指標上還需要不斷努力。

  雖然進口連續化設備性能突出,但其購買成本較高,後期的保養、維護等投入也較大,因此祝憲民認為,國產連續化產品可以通過不斷提升性價比和售後服務質量與國外產品抗衡。

更多紡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