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車輛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自主品牌車企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2014年自主品牌車企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2014-06-30 16:52:5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近年來,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遭遇了國內市場占有率節節下滑、國際市場出口負增長、主流車企品牌高端化連連受挫的三重困境。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可以憑藉的國內市場和低成本優勢正在被削弱,品牌影響力弱、技術儲備少、規模經濟不強的弱點暴露無遺,其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三重困境制約自主品牌發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汽車市場出現了較大衰退的大環境下,我國的汽車市場尤其是乘用車市場保持了產銷兩旺的勢頭。我國汽車總產量從2008年的 934.51萬輛,躍升到2012年的1927.18萬輛,2013年更是達到產銷接近2200萬輛的水平。但與我國汽車產銷市場的整體快速發展相比,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卻陷入了發展速度急速放緩、市場份額連連下降的困境。

  一是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份額持續下降。今年1-5月,我國汽車銷量近1000萬輛,其中乘用車超過800萬輛,增速近14%。但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僅為306.4萬輛,同比增長不足1%,市場占有率為37.97%,較上年同期下降3.8%。1-5月,我國自主品牌轎車銷售116.04萬輛,較上年同期下降15.8%;市場占有率為22.5%,比上年同期下降5.7個百分點。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呈連續、全面的下降趨勢。

  二是自主品牌汽車出口量節節下滑。在我國整車出口於2012年突破100萬輛出口量以後,2013年我國汽車整車累計出口97.73萬輛,比2012年下降7.5%,其中乘用車出口59.63萬輛,同比下降9.8%。今年以來,我國汽車整車出口下降的勢頭仍然沒有止住的跡象,1-5月我國汽車整車累計出口36.33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9.8%,比前4個月擴大0.5個百分點。

  三是自主品牌中高端化努力受挫。作為自主品牌裡面贏利能力最強、以SUV產品競爭力見長的車企,長城汽車[-0.16% 資金 研報]不僅在今年4、5月份均出現汽車銷量兩年來的同比、環比同步下滑,而且其旗下新車型哈弗H8兩度推遲上市。一汽轎車[-0.31% 資金 研報]的中高端品牌奔騰B90在2013年的銷量僅1.03萬輛。海馬、力帆汽車等推出的中高端汽車產品也銷售慘澹。長安汽車[3.01% 資金 研報]的高端品牌汽車計劃已經被擱置。可以說,目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高端化戰略已經陷入幾乎全面失利的境地。

  緣何陷入三重困局

  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之所以陷入三重困境,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粗放式增長下核心技術與品牌影響力提升緩慢,綜合競爭力不足。2002年以來我國小汽車市場爆發式增長,一些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採用粗放式增長方式,產品多線出擊,推行多品牌戰略,但由於資源分散使用以及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均先後陷入困境,以至於不得不做戰略性調整與轉型。奇瑞、吉利均先後啟動「歸一」的去多品牌化行動,由此導致的產品斷檔與渠道調整影響了其銷售。我國自主品牌汽車雖然通過逆向開發取得了一些實用技術,但由於大部分企業處於虧損或微利狀態,研發投入低,基礎技術儲備不足。我國全部自主品牌汽車的年產銷量不如大眾一個公司的全球產銷量,所有研發費用加總也不如單獨一家公司。如2013年,自主品牌汽車長城、廣汽、比亞迪[-2.90% 資金 研報]的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僅為2.98%、5.24%、5.43%,與跨國汽車巨頭相比,研發投入強度太小。

  二是外資品牌汽車產品、渠道、價格下沉,擠壓自主品牌汽車。為了開拓新的市場,外資品牌汽車渠道、產品、價格加速下沉,開始全面滲透自主品牌居相對優勢的三、四線城市,對自主品牌汽車形成擠壓態勢。一些合資廠商基於品牌與技術優勢,採取20年前的老舊車型外形翻新的策略,或同一車型不同合資廠商生產銷售多款產品、共享同一平台生產不同車型的「打法」,來攤低成本,全面狙擊自主品牌的成本優勢。

  三是我國汽車出口海外目標市場環境變差,自主品牌車企海外市場拓展能力不高。從我國自主品牌汽車自身實力來看,囿於產品結構、品牌形象、國內市場支撐能力、海外零部件供應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國自主品牌車企海外市場拓展能力不高,出口產品主要為低端小排量汽車,同質化嚴重,拼價格、拼規模的無序化競爭局面較嚴重,與美、日、韓車企相比,不具備開拓中高端市場的能力。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13-2020年中國汽車銷售行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陷入困境一個重要表現是在產能利用率上。有研究指出,2013年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產能已經達到1024萬輛,而2013年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乘用車銷售僅為720萬輛,產能利用率已經低於75%的安全線。假如趨勢延續下去,我國大多數的自主品牌車企將陷入嚴重的財務困境。

  在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進入「不進則退」的關鍵時刻,我國汽車產業要實現「擁有核心技術、自主品牌主導、攀升到產業鏈高端」的目標,必須要有發展汽車產業的新思路、新政策與新路徑。

  強化自主創新戰略,把汽車業定位為建設工業強國的戰略性製造業。應把汽車業、家電業、機械、電子設備、醫藥製造作為我國全面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性製造業,出台相應規劃與扶持政策,加強研發,加大投入,自主創新,從而把我國從一個工業大國建設為工業強國。積極調整汽車合資的產業政策,優化自主品牌發展的政策環境。同時,積極調整汽車合資的產業政策,推動國有汽車集團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比放開」政策應以「有進有退」的策略積極逐步推進,打破合資企業對外方母公司的技術依賴,激勵國內企業自主開發的積極性,形成中方企業的創新動力機制。還應制定《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和《海外投資虧損準備金制度》,對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行為給予制度上的保護,以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車企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