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電子商務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醫藥電商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2015年醫藥電商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2015-01-12 13:52:5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家電、服裝等品類電商早已大行其道之際,醫藥電商卻是起了個大早,趕了晚集。不論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傳統醫藥企業,都遲遲沒有大舉發力。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些企業面對如此巨大的蛋糕,難以下口呢?

  2015年醫藥電商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醫藥電商面臨處方來源、物流配送、醫保支付、潛在風險、盈利模式等五大難題

  在放開處方藥網售的預期激勵下,醫藥電商迎來各路資本蜂擁而至。

  Wind數據顯示,目前,國內A股布局醫藥電商的上市公司有12家,分別是上海醫藥、九州通、第一醫藥、康恩貝、康美藥業、國藥股份、一心堂、以嶺藥業、嘉事堂、太安堂、海虹控股、英特集團等。此外,華潤集團旗下擁有網上藥店健一網,1號店、阿里健康、京東商城這三大網購平台都已獲得網絡售藥的「入場券」,對這一潛在的金礦「摩拳擦掌」。

  然而,在我國,醫藥電商仍處於黎明前的黑暗階段,各方都在摸著石頭過河。「處方藥政策和醫保政策還未落地,我們還在觀望。」一位網上藥店負責人士向記者表示。

  此外,據一位觀察人士介紹,目前網上藥店唱主角的並不是藥品,而是醫療器械

  值得注意的是,處方藥網售解禁仍遭到一些連鎖藥店企業等的反對。這一政策何時落地,各方仍在等待之中。

  資本布局醫藥電商

  去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擬放開網上藥店的處方藥銷售。這一消息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據了解,美國醫藥電商占美國藥品零售額的30%,2013年銷售額高達743億美元左右。有分析認為,一旦處方藥網購市場開閘,意味著我國醫藥電商市場將從目前的近2000億元擴張為上萬億元。

  不過,截止到目前,相關政策並未落地。但各路資本卻對此期待很高,紛紛掘進醫藥電商。

  據宇博智業了解,相關上市公司採取收購現有的醫藥電商平台切入該領域。2014年12月4日,康恩貝宣布擬以現金2.71億元受讓浙江珍誠醫藥在線股份有限公司30.81%股份;2014年9月份,太安堂宣布以3.5億元的價格收購康愛多100%股權。此外,一些上市公司發展自身電商業務。嘉事堂去年公告稱,為適應醫藥市場發展,拓展公司醫藥電商業務,公司決定向全資子公司北京嘉事堂連鎖藥店有限責任公司增資;一心堂2014年10月份發布了將規劃發展電商業務的公告,擬按實際業務需要投入自有資金購買相關軟、硬體,設立、調配專業經營管理機構,組織完成項目實施及經營管理活動開展等等。2014年12月27日,京東商城日前獲得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A證,而阿里巴巴和一號店也先於其獲得資質。

  「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大部門都持有相應牌照。」上述觀察人士向記者透露,但在政策落地之前,大多數企業都是在摸索和觀望。在醫藥管理專家史立臣看來,目前醫藥電商除了面臨資本上的挑戰之外,還面臨處方來源、物流配送、醫保支付、潛在風險、盈利模式等五大難題。

  處方公開仍是難題

  網售處方藥最大問題是處方來源。目前,患者如想在網上購買處方藥,需提供醫院的處方。但在醫藥未分開的國內,這對於欲介入這一領域的企業來說有點難。

  日前,阿里健康的「處方電子化平台」在河北和杭州試運行。這是中國第一個將醫院的電子處方單分流出來的平台。不過,阿里健康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當地政府的支持。據報導,河北省政府與阿里巴巴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雲上河北」,其中一塊重要內容就是「智能藥監」,其中「阿里健康」APP就是「智能藥監」信息化管理體系的一部分。河北省政府為了推動阿里健康處方電子平台的運行,下令省內公立醫院將部分門診處方單分流到線上。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里健康只是個案。「賣藥是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如果處方外流,那麼醫院的收入就會減少,這並不符合醫院和醫生的利益。」醫藥管理專家史立臣介紹,「現在很多醫院在處理處方藥上非常謹慎,有的醫院實施電子化處方,患者看不到購買藥品的信息,更不用提處方分流了。」

  一家進軍醫藥電商的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公司在試圖打造網絡醫院,意圖解決電子處方這個問題。

  物流配送模式政策未落地

  「進入醫藥電商,建立一個網站不是難事,重要的是企業的藥品配送能力。」一位行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藥品作為特殊的產品,對物流條件要求相對較高,整個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領域都必須在符合國家《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的標準下進行。

  根據《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醫藥電商必須具備GSP認證的藥品配送體系。不過,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去年發布的《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者可以委託物流配送企業儲存和運輸,物流配送企業應當具備食品藥品質量管理規範所要求的儲存和運輸條件,這意味著醫藥電商的配送和准入門檻放低。

  不過目前,醫藥電商的物流配送一般多採用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而目前絕大部分物流企業不具有配送藥品的資質。

  醫藥電商七樂康日前宣布,成立廣州七樂康現代醫藥物流有限公司,並在廣州率先試點。據了解,這是國內首張醫藥B2C物流牌照。

  「雖然說可以委託第三方配送藥品,但是具體的標準並未落地。」史立臣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這讓很多企業做起來很難有標準參考。

  潛在風險仍未根除

  在《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發布後,多家醫藥零售連鎖企業曾集體發聲,強烈反對全面放開網上開售處方藥等。

  「現在網際網路出售假藥的現象頻出,質量安全問題仍是不可繞開的話題。」上述行業人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些患者並不具備正確的非處方藥使用知識,常出現誤用藥品的現象,而且出現藥品質量問題也無處反映。「患者藥店、醫院買藥出現毒副作用,可以找到相關具體負責人。但在網際網路上購藥,出現這一問題,很難找到責任人。」

  不過,201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公告要求在2015年年底前實現全部藥品製劑品種、全部生產和流通過程的電子監管。公告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藥品批發、零售企業須全部入網,對所經營的已賦碼藥品「見碼必掃」,及時核注核銷、上傳信息,確保數據完整、準確,並認真處理藥品電子監管系統內預警信息。

  對於此事,國泰君安在分析報告中指出,全面電子監管實施後,監管部門可實現產品的全過程追溯,這也為醫藥電商掃除監管難的障礙。醫藥電商平台通過與電子監管體系對接可跟蹤藥品的來源和流向,有效防止假冒偽劣藥品流入市場。

  納入醫保才能放量

  在線下市場中,藥品快速打開市場、實現放量銷售的關鍵因素是進入醫保,在線上市場也是如此。但目前來看,網上售藥如何與醫保對接仍是個未知數。

  日前,海寧老百姓大藥房成為首家開通醫保在線支付的網上藥店受到了業內的關注。據媒體報導,海寧市老百姓大藥房網上藥店的模式為:網上藥店會員信息與個人醫保帳戶共享,帳戶通過oAuth授權登陸;網上購藥可用醫保帳戶資金在線支付,具有帳號餘額查詢、訂單傳輸、醫保產品支付比例確認、在線付款結算等多種功能。

  但海寧老百姓大藥房的做法也只是個個案。來自國泰君安的分析報告認為,目前醫保管理體制較為複雜,形式上包括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農合、大病醫保、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商業醫療等,在管理權限上,有省、市、縣三級,不同地區報銷標準和管理流程不盡相同,要在大範圍的實現醫保報銷對接難度較大。

  史立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醫保支付未與醫藥電商實現有效對接時,醫藥電商很難實現大規模的放量。

  盈利模式仍在探索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各路大佬對醫藥電商模式的探索並不相同:一是以嘉事堂、一心堂、國藥股份、第一醫藥、九州通、上海醫藥、英特集團為代表,這7家公司屬於醫藥商業領域,因其具備線下連鎖藥店、藥品配送能力而被市場看好;二是以嶺藥業、太安堂、康恩貝、康美藥業、同仁堂這類藥品生產企業進軍醫藥電商,此外還有傳統醫院、傳統企業和HIS廠商的整合;三是第三方藥品銷售平台,例如天貓醫藥館、京東、1號店;四是以健一網、七樂康為主的獨立垂直電商等。當然,各種模式有其自身特色和優勢,但最終哪路英雄能真正在笑傲醫藥電商還有待觀察。

  在接受採訪時,九州通旗下好藥師的想法是,依託九州通的醫療資源、議價能力、進貨成本優勢,聯合廠商舉辦活動,爭取廠商費用和外推資源,提高現金流速率,從而提升公司的毛利率。

  但有醫藥行業分析報告認為,醫藥電商具體的產業鏈條和盈利模式需要在政策落地之後才會逐漸清晰。

  太安堂於2014年9月份發布了《關於收購廣東康愛多連鎖藥店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公告》。在提示風險時,太安堂表示,處方藥往往更考驗網上藥店綜合服務能力,也是藥店主要利潤來源,但如何將「醫院+供應鏈+配送+平台+線下門店」有效整合,構築互利共贏生態系統,目前還處於初步探索階段,商業模式還不清晰,公司在醫藥電商布局上可能面臨持續投入和業績不確定性的風險。

  其實,面對政策上的不確定性,除了太安堂之外,很多公司也並未思考清楚該如何做這一領域。這從企業對醫藥電商的投入就可以看出。據了解,看起來很美的醫藥電商,要是真想玩轉,需要真金白銀源源不斷的投入。「醫藥電商初始階段是一個燒錢的事情,投入幾千萬元對於做醫藥電商來說只是毛毛雨。」一位觀察人士介紹。而相關公司投入並不算多,也是因為他們存在觀望的情緒。

更多醫藥電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電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醫藥電商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