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是指建造或製造船隻的生產工業,一般是在一種專業設施造船廠里的船台或船塢中進行。造船本身應用的科技十分廣泛,從船身到引擎的使用,造船技術可以分為幾大類,包含船體(或稱載台,此部份以基本設計及結構設計為主,依材質可再細分為鋼船、鋁合金船、玻璃鋼〔FRP〕船、水泥船、木船、皮革船、塑膠管筏等)、艤裝(如電子設備、航儀、家具、主機以外其他設備等)、輪機(船用主機,如蒸氣渦輪機、燃氣渦輪機、柴油引擎、核子反應爐等)及電機。
受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影響,我國三大造船指標同比下降,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回落明顯。業內人士表示,很多企業遲遲沒有新訂單,未來幾年有更多的企業將面臨無船可造的局面,造船業將進入破產重組階段。
2016-2021年中國造船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2016年1-10月份,全國造船完工282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2%;承接新船訂單188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6%;10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060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0.6%。
數字上看不出來太多「寒意」,但是造船企業分化嚴重。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1-10月份,51家重點監測的造船企業造船完工2646萬載重噸,占全國的94%;承接新船訂單1725萬載重噸,占全國的92%;10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0321萬載重噸,占全國的97%。除了這51家企業,其他的造船廠基本上無船可造、無單可接。
揚子江船業副總經理張濤表示,2016年能完成全年目標的三分之一就不錯了,明年形勢肯定還好不了,後年還是這樣的話,壓力很大。該企業已制定了5%末位淘汰的剛性裁員指標,繼2015年裁員6000人後,這家企業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再裁員2000人。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當前全球船舶工業正面臨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峻的時期。一方面,國際船舶市場需求大幅下滑,航運市場和造船市場嚴重過剩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性改善,市場需求形勢仍將十分嚴峻。另一方面,世界船舶工業全面陷入困境,除了歐洲造船業憑藉其在豪華郵輪等領域的優勢,市場份額逆勢提升外,日韓等主要造船國均面臨生存難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造船行業或將持續處於底部,國內造船企業整合重組已是必然趨勢。
更多造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造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