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造船業是指從事船舶、海上平台及相關海洋工程設施的設計、製造、建造、修理和改造的行業。造船業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下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以下是2025年造船業市場份額分析。
2024年我國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的55.7%,新接訂單量占全球市場的74.1%,手持訂單量占到全球市場的63.1%。從全球造船業的產能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亞洲,前三強分布是中國,韓國和日本。如果從三大造船、三大指標來看,中國遠超韓國,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造船產能,而且還能承接各類大型、複雜的船舶訂單。而韓國雖在高端船舶領域有一定優勢,但整體規模和市場份額,都遠不及中國。
《2025-2030年中國造船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55.7%、74.1%和63.1%,繼續穩步增長。引人關注的是,2024年我國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均創中國造船史的最好水平。2024年,中國新接訂單量占世界市場份額的74.1%,這一比例不僅遠高於其他國家,還創下了中國造船史上的最好水平。與2023年相比,2024年的新接訂單量同比增長了58.8%,顯示出中國造船業在全球市場上的強勁競爭力。
全球造船業市場規模龐大,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造船企業在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市場份額等方面競爭激烈。中國造船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造船國之一,占據了顯著的市場份額。2024年上半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分別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5%、74.7%和58.9%,顯示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增長動力。
海運是全球貿易的核心運輸方式。根據造船業市場份額分析的統計,海運占全球貨物運輸量的約80%。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國際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這直接促進了船舶需求的增加。大宗商品、原油、液化天然氣(LNG)、煤炭、鐵礦石等主要貨物的大規模運輸離不開船舶的支持。為了滿足全球貿易的需求,造船業的市場價值在持續上升。
造船業市場份額分析指出除了傳統的貨物運輸外,海洋資源的開發也為造船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海上油氣平台、風電平台等海洋工程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在深水油氣開採和海洋風能的開發方面,對特殊船舶(如石油鑽井平台、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風電施工船等)的需求大幅提升,這為造船業帶來了大量的投資機會。
隨著全球航運業的不斷發展,船舶的老化也帶來了一定的更新和替代需求。許多航運公司和船東需要根據最新的環保規定、技術進步以及市場需求,更新或替換老舊船舶。例如,IMO於2020年開始實施的限硫令規定了全球船舶必須使用低硫燃料,這一變化促使船東需要投資新型的環保船舶。同時,綠色航運的趨勢推動了高效節能船舶的設計和製造,進一步提升了造船業的市場價值。
總的來說,造船業作為全球經濟和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價值不僅受到全球經濟周期的影響,還與全球能源需求、環保政策以及技術創新等因素密切相關。隨著全球貿易的持續增長、能源開發的需求擴大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湧現,造船業的市場前景依然廣闊,且在未來幾年將繼續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更多造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造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