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房地產開發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北京土地市場現狀:住宅用地創近五年最低

2016年北京土地市場現狀:住宅用地創近五年最低

2016-12-02 16:08:2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9·30調控」政策發布以來,北京土地市場越發顯得冷清,一方面土地供應達近年來最低點;另一方面,北京住宅用地進入全面限價時代。以下是宇博智業小編整理的2016年北京土地市場現狀分析。

北京土地市場

  現狀:

  土地供應達最低點

  據北京市規劃委公布的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內,北京市將會完成13宗地塊的出讓交易,共計出讓含住宅用地的建築用地約84.56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約186.27萬平方米,預計獲得相關土地出讓金455.655億元。

  無論是規劃建築面積,還是建築用地面積,均是北京含住宅用地供應,近五年來的最低值。

  而其中的住宅用地,隨著四宗企業自持商品住房地塊全部被開發商競拍為100%持有,目前北京住宅用地市場出讓,實際上已經落幕。

  過去一年中,在嚴控地價的思路下,北京陸續推出各種土地市場調控措施,限價格、限住宅面積、限資金、限自持比例,被認為反映了其高端有市場,低端靠保障的新思路。

  不過,在對北京土地價格看漲的背景下,僅僅限制供應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目前開發商仍然對拿地充滿熱情:幾乎所有含住宅用地的出讓價,均達到了限價;而年末推出的企業自持商品住房地塊,更是被開發商全部持有。

  1年的供地只夠賣1個月

  來自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北京已經掛牌成交的10宗含住宅用地,合計用地面積為142萬平方米,用於銷售的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僅39萬平方米。

  2016-2021年中國土地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前10月,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新增供應面積702萬平方米,月均新增面積為70萬平方米;成交面積1264萬平方,月均銷售面積126萬平方米。

  金地集團一業內人士表示,商品住宅用地容積率一般不超過2,以此計算,今年北京新增的普通商品住宅建築面積不足80萬方。

  這也即是說,2016年北京推了一年的地,最後建成的新房,或只能滿足市場1個月的銷售。

  原因探究:價格難理性

  實際上,整個2016年,北京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住宅用地供應。據統計,在6月2日,北京市延慶新城05街區05-043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成交以後,一直到10月9日,經濟技術開發區II-6街區X84R3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使用權被博大新元拍下,北京沒有任何住宅用地成交的時間,其間長達4個月。

  業內人士分析,這是因為在當時的市場火熱程度下,北京一旦出地,價格很難控制在理性範圍內。

  「9·30調控」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北京被認為拉開了本輪全國樓市調控序幕的《關於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中,第一條措施,就是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力度,合理調整土地供應結構。

  9月份以來,北京陸續成交了6塊包含住宅用地的建築用地,面積達到了39.93萬平米,接近全年此類用地面積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這6塊地中,一塊全部用於自住房,一塊全部為自住房和公租房,剩下4塊,則是「限房價、競地價」項目中的自持商品住房地,沒有任何商品房住宅用地。

  而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除了保障房、持有房,2016年入市的可供銷售的商品房住宅用地面積,只有38.9萬平方米。

  未來:北京住宅用地進入全面限價時代

  業內專家認為,從最終成交的地價以及企業自持的面積看,設置地價上限起到了引導市場主體理性參與競爭,將北京土地市場的地價水平穩定在合理區間的效果。競投企業自持商品住房的面積,也將增加城市的租賃住房供給,這也將滿足不同層次自住性的住房需求,特別是保障以居住為目的的住房需求。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北京住宅用地進入全面限價時代,目前北京待售的10宗經營性地塊中,已經全面控制價格。按照北京的土地政策實施,基本杜絕了產生高價地的可能性,也將直接影響未來售價市場,預計北京房價將快速降溫,四季度漲幅將明顯放緩,在自住房大量供應後,部分區域的價格很可能出現調整。

  北京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首批試點地塊是落實北京市「9·30」新政的具體舉措,圍繞著新政中提出的嚴控地價、有效控制房價快速上漲的要求,採用了限定銷售房價、設定地價上限、競投企業自持面積比例、競投建設品質方案等多項措施,目的是嚴格落實新政要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土地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