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養殖行業特別是生豬養殖利潤創下了歷史新高,那麼我國蛋雞養殖現狀如何?據悉,目前的蛋雞養殖利潤較之於生豬養殖利潤,沒有過於嚴苛的環保政策壓力,初始資金要求也比較少。2016年我國蛋雞養殖行業現狀分析詳情如下。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預計未來十年,我國雞肉消費量仍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種雞養殖行業也將處於發展潛力巨大的上升期。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蛋雞養殖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顯示,經過近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種雞養殖已形成了現代化、規模化的產業體系,但相對於美國、歐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已開發國家來說,目前我國人均雞肉消費仍處於較低水平。據統計,日本的雞肉消費占據肉類消費總量的47%左右,美國雞肉占比40%左右,而目前國內該項比例僅為16%。
我國的蛋雞養殖主要是華北地區、華東地區和東北地區,河北、山東、河南、遼寧、江蘇和四川為主產省份。蛋雞養殖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統計,今年以來全國祖代在產蛋種雞平均存欄64.01萬套,同比增加7.31%。僅2016上半年,進口和國產合計更新引種高達27.25萬套,祖代存欄相對充足。全國父母代蛋種雞存欄1800萬套,處於較低水平。父母代蛋雛雞累計銷售988.23萬套,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商品代蛋雛雞銷售4.81億隻,同比大幅增加13.44%。結合監測數據推算,2016年上半年全國在產蛋雞平均存欄10.27億隻,但六月之後一直處於逐漸走升的過程中,目前應在10.8-11.3億隻的區間。按照我們的模型粗算,今年1-9月雞蛋產量預計達1450萬噸。
我們收集到的數據顯示,養殖企業中2000到30000隻的養殖規模占比近90%,這個比例並不利於蛋雞養殖行業向科技化、集中化、高效化的科學發展路徑發展,從而規模效應很難體現。據我們了解小型養殖戶的蛋料比在2.5-2.8:1左右,較之於國外先進水平的2.1-2.3:1仍有很大的差距。
一旦養殖組成結構是以分散型的小規模養殖為主,這就決定了很多時候養殖經營決策難逃跟風養殖的「羊群效應」。看著養殖利潤做滯後的養殖經營決策,往往容易進入養殖悲劇的循環。當養殖利潤高企時,企業傾向大幅擴大養殖規模,跟風行為可以讓市場上的雞蛋供應將有望在短短在1-2個月出現徹底的好轉(直接補欄青年雞),原本的供應缺口立馬被填平,價格快速下探,利潤大打折扣。而這個時候一旦遭遇資金短缺,企業採取提前或加速蛋雞淘汰,又可能再次逆轉供需格局,使養殖利潤重新抬頭。在當前盛行的粗放式分散性養殖的背景下,中小型養殖戶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少,對行業的認識往往是滯後的,經營決策的盲目性難以避免,這將嚴重威脅養殖行業的穩定增長。
雞蛋的價格波動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的特徵,以春節、端午、中秋、國慶、開學等時期為主要的需求旺季,價格往往會受到需求帶動上行。而在3-4月和6-7月往往是雞蛋的傳統需求淡季,價格大機率弱勢運行。雞蛋價格不僅有很強的季節性特徵,而且波動幅度也相當之大。今年以來,6月份的淡季期間蛋價一度回落至2.5元每斤,但隨之而來在僅僅兩個月之後,8月底上漲至4.1元每斤左右,上漲幅度高達64%。而後在中秋之後,也僅僅兩周不到的時間,現貨價格又再次跌至3.3元每斤。
面對如此大幅的波動,以商品蛋交易為主的養殖戶承受的巨大價格波動風險不言而喻。同時,禽流感疫情也將對價格形成巨大影響。因此,對很多養殖戶來講,蛋雞養殖都是一個極具投機色彩的行業。
無品牌的商品蛋貿易仍是雞蛋貿易的絕對主力,養殖戶的銷售模式主要是以賣給貿易商為主(超過70%)。而雞蛋屬於生鮮農產品,保存時間不宜過長(氣溫在28度以上時,雞蛋的適宜保存時間大大縮減)。因此,一旦蛋價行情弱勢,貿易商採購謹慎,養殖戶將不得不面對很被動的局面。
在當前的養殖低成本的時代,蛋雞養殖利潤已經連續4個月處於盈利狀態,並且近期養殖利潤有一度提高到30元每羽的高利潤水平,目前處於15-20元每羽的水平,而後期市場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蛋價難以長期強勢,那麼鎖定利潤就顯得尤為重要。建議養殖企業考慮在701合約上嘗試性建立空頭套保。
從2016年蛋雞養殖行業現狀分析情況來看,隨著食品安全檢測越來越嚴格,抗生素的危害為大眾所認知,品牌雞蛋會受到更嚴格的監控,抗生素的使用也會受到更嚴格的限制。
更多蛋雞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蛋雞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