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是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背景下出現的,這一出現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大眾對網約車的需求量在急劇增長,大量湧入的網約車使監管難的問題也開始顯現。以下對網約車市場現狀分析。
網約車市場現狀分析,過去10幾年主要城市計程車牌照數量增速均遠小於人口增速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計程車牌照受限明顯,供給不足;而私家車大力發展導致交通、環保等問題嚴重, 限牌、限號由一線轉至二線,未來10年公共運輸需求將大力發展,計程車需求剛性,市場容量巨大,給予「網約車」絕佳的發展機遇。
02-15年北京市計程車數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網約車市場用戶使用習慣已經養成,企業通過跨界資源整合和多元業務拓展對用戶資源進行多維度二次開發。在大環境之下,全國共計73個大中型城市都推出了切合自身的網約車管理細則,幾乎全部城市都要求網約車本地號牌,且在本地登記註冊。而對於網約車司機,八成的城市都要求是本地戶籍或是本地居住證,而京滬等地更是要求司機不能在一年內有5次以上的交通違章記錄。現從網約車市場發展三大規模分析網約車市場現狀。
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約車用戶為3.92億人,其中網絡預約計程車用戶規模為2.25億人,網絡預約專車用戶規模為1.68億人。網約車市場現狀分析,在2014年時,網約車市場曾迎來一次大爆發,用戶規模增長率達559.4%,而隨後用戶規模也保持增長。當時網約車平台的大量補貼讓用戶群體一再擴張,隨著補貼力度的減弱,用戶規模也逐漸降溫趨於平穩。而受網約車新政的影響,2016年的用戶規模有所下滑。
網約車市場現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出行市場規模達681億元人民幣,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預計2018年,市場交易規模將增至2678億元,而後恢復平穩增長,2022年達5036億元人民幣。
在巨大的市場誘惑下,各大打車軟體開始從渠道端轉向服務端,通過縱向深化用戶體驗來增強粘性,保障司機和消費者用戶量的穩定增長。網約車市場現狀指出,目前網際網路出行的主戰場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其滲透率分別為40.1%和17.3%,而三、四線城市仍是一塊等待挖掘的巨大蛋糕。
當前個別地方對高補貼、價格戰極其敏感,或許並不是從市場競爭的角度考量,而很可能是為了保護傳統的計程車行業。事實上,適度合理的價格競爭,不僅能夠激發網約車市場的活力,甚至能夠激活計程車乃至城市交通市場的活力。網約車市場現狀分析,在網約車市場,從一家獨大到互相比拼,競爭的最終目的是讓市場百花齊放。唯有如此,消費者才會得到實惠,企業才能不斷成長,市場才會有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更多網約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約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