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擔保行業的業務領域越來越廣泛,整個行業中融資擔保市場發展最好,占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目前我國的擔保機構實體偏弱,行業也將往專業化、商業化趨勢發展。以下是2022年擔保行業發展趨勢。
擔保業務包括直保和再擔保,其中直保包括融資擔保和非融資擔保。融資擔保指的是擔保公司作為第三方機構,以自身的資產或信用為債務人的信貸提供增信服務,從而保證債務人能夠順利實現融資、並保障債權合同順利履行的金融行為。
目前擔保行業利用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數位技術,改善信息不對稱問題,使得獲客能力增強、業務流程優化、業務成本降低、風控能力提升。但從全行業來看,數位化轉型才剛剛開始,更多的機構僅僅停留在接受電子申請階段,中後期的業務准入、風險識別、在線授信發函、保中監控和保後管理等方面僅有很少量的機構能做到,數位化轉型依然任重道遠。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解決自身融資難的問題,也計劃設立或投資擔保公司。擔保行業發展趨勢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擔保機構數量達到八千多家。2021年,總體來看,按剩餘擔保額排名的前十大融資擔保公司的剩餘擔保額合計占總餘額的比重為69.1%。
據擔保行業發展趨勢的不完全統計,95%左右的擔保機構註冊資本在1億元以下,50%的更在1000萬元以下。融資擔保機構總體實力偏弱,是銀行對「銀擔合作」模式重新考量的重要因素。如今,銀行對於擔保機構股東背景及註冊資本更加看重,一些有資本實力的融資擔保公司通過業務創新或多元化經營提升了自身收入結構,並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生存模式。
未來,擔保行業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擔保向專業化、商業化方向發展。目前,中國擔保市場已經出現了專業的住房置業擔保公司,開發個人住房消費貸款擔保市場,並取得很好的成績。在中國房改配套政策及鼓勵住房消費、規範房地產市場等各項政策的綜合作用下,住宅需求趨旺。因此,中國的個人住房消費貸款擔保市場巨大。在工程建築、合同履約等領域中,擔保也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目前我國的擔保市場有著良好的政策環境,國家也在積極的促進擔保市場健康發展,擔保行業整體景氣面依舊利好。
更多擔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擔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