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船舶行業加速進入結構調整期,我國船舶產業緊跟步伐。當下,中國船舶行業在經歷了新一輪的爆炸式擴張後,投資過熱造成的金融泡沫籠罩著整個造船行業。未來全球船舶市場觸底強勢反彈,出現了10年未有的繁榮景象。以下對2022年船舶行業前景分析。
2014-2021年,中國船舶行業重點監測企業的工業總產值波動變化。2021年1-11月,船舶行業75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80億元,同比增長7.2%。2022-2027年中國船舶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其中船舶製造產值1403億元,同比增長2.1%;船舶配套產值256億元,同比增長3.5%;船舶修理產值143億元,同比下降17.1%。2022年前三季度,75家重點監測船舶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913億元,同比增長0.8%。其中船舶製造產值1111.5億元,同比增長10.6%;船舶配套產值258.6億元,同比增長4.1%;船舶修理產值130.2億元,同比增長1.2%。
目我國船運企業在信息化普及和智能化應用方面尚處於起步階段,未來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慧科技等先進技術的日趨成熟,其與傳統船運在安全監管、運行服務、船舶管理、港口服務等方面深度融合運用存在廣闊的想像空間。船舶製造業為船舶產業鏈的中游,其上游為生產船舶所需的原材料,如鋼鐵、油漆等,下游為承擔海上運輸貿易的航運業。全球經濟貿易直接影響航運業的景氣度,從根本上決定船舶工業的景氣周期。現從三大市場趨勢來分析2022年船舶行業前景。
在船舶設計領域,常規船型設計能力比較富餘、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外商投資企業在高端船舶設計領域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可通過在華設立機構或與中資企業合作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從分船型市場來看,我國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經濟復甦持續向好,國內對能源、礦產、糧食等進口需求穩步回升,散貨船、油船、氣體船等新造船市場仍有機遇可尋。
2021年受到全球海運運費上升的刺激,全球造船業呈現繁榮景象,三大造船國新接訂單量都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21年韓國新接訂單量為406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5.48%;2021年日本新接訂單量為128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08.41%。
船舶工業由大到強,中國船舶製造行業迎來上行周期。當前,我國船舶製造行業迎上行周期,船舶行業在各行業應用領域更為廣泛,船舶運輸發展越來越大,船舶交通運輸綠色環保問題備受關注。
以上就是2022年船舶行業前景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船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船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