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網際網路醫療規範引導逐漸明晰 行業尚需進一步探索

網際網路醫療規範引導逐漸明晰 行業尚需進一步探索

2019-01-01 09:30:1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網際網路醫療從發展之初的不斷摸索盈利模式到如今法律法規日趨完善。對於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來說,如何持續將醫藥閉環打通,跑通盈利模式則仍是重中之重,這也就對進一步明晰相關法規提出了新要求。

  網際網路醫療規範引導逐漸明晰

  隨著國家醫保局公布《關於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將「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納入現行醫療服務價格的政策體系統一管理;對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按照線上線下公平的原則配套醫保支付政策。從事在線診療和處方藥以及從事線下網際網路醫院的平台運營商,均有望從中受益。

  《指導意見》規定,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延續以往以省為主,國家、省和市三級管理的模式等。價格政策則按公立、非公立實行分類管理。這意味著,今後公立醫療機構有償提供「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有章可循,不再有政策不明朗的問題,而社會力量有償提供「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指導意見》保留了其進入醫保支付範圍的通道,最大限度為社會力量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網際網路醫療從最初的民營為主,線上問診業務起家,幾經發展變遷,逐漸呈現出公立民營共同發展,醫、藥閉環逐漸打通的趨勢。但此前監管政策的不明晰,一度使得行業發展陷入困境。隨著各類規範引導逐漸明晰,企業紛紛將慢病醫藥、線上線下相結合作為重點布局方向,靜待花開。

網際網路醫療資訊

  行業尚需進一步探索

  儘管接入醫保之後為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帶來春風,但也給行業帶來增量服務、醫保控費的機遇和挑戰。網際網路平台模式的高效率是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核心特點。如何發揮平台模式的優勢,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

  「醫保支付固然可以帶來利好,但醫保的整體趨勢是控制費用,合理確定總額控制指標是重中之重,因此對於企業而言,能提供什麼服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比如在合理用藥、醫保審核監管、處方共享等平台出現下,既能提高藥師的審核處方效率,又能及時監控不符合醫保規範的開方行為。類似健客的網際網路醫療平台利用AI的技術來審核藥師審方準確性,但企業更加呼籲網際網路醫療政策進一步明朗。」謝方敏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道。

  在平台上,患者對接一個個醫生的線上服務,醫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長期品牌負責。在網際網路服務全程留痕的特點之下,醫生個人醫療行為、費用情況都可以被記錄、分析,完全可以產生基於醫生個人的醫保經濟評價,最終一定會產生「醫保定點醫生」這種服務更好、控費更精準的醫保協議制度。網際網路+服務量的上升,必然推動服務質量和服務標準的研究。提升服務質量,降低醫療風險是行業需要主動解決的問題。

  對於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來說,如何持續將醫藥閉環打通,跑通盈利模式則仍是重中之重,這也就對進一步明晰相關法規提出了新要求。

  「4+7帶量採購」後,藥品利潤被進一步壓縮的藥企們紛紛布局零售端,很多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作為處方外流的承接者,對醫院的處方外流更是翹首以盼。帶量採購使得更多的仿製藥走進了醫院,許多原研藥之前在零售占據份額較低,但零售藥房開放的更大領域和患者需求,給原研藥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但如果沒有相關政策指引,那麼患者是否願意為處方外流買單?流出來的藥品費用的支付渠道是什麼,不能增加已有渠道,不能增加醫保負擔,也不能增加老百姓負擔,我們希望相關政策儘快出台。」謝方敏說道。

  早期存在不少的網際網路醫療先行者,試圖通過砸錢將用戶與平台掛鉤,然而這種「先上車後買票」的邏輯並不適用於醫療。先通過資本形成模式,而後再利用資本倒逼政策改變是很多企業進軍網際網路醫療的模式。

  但用戶的意願一直都停留在淺層次的低頻消費。雖部分網際網路醫療平台已找到一定的盈利模式,不足以支撐大範圍的成本投入和戰略布局,平台價值如何變現還在探索中。但始終離不開解決「看病難,買藥難」的問題。所以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研發的每一款產品,還是要圍繞解決看病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網際網路醫療還有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醫生資源調配,醫生是診療體系中的核心,但目前國內醫生仍然和線下的醫院牢牢綁定,且備受線下醫院的管理限制,但確實沒有醫院為載體,醫生很難發揮自身所長,但目前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在與醫生形成共同利益體上還有一些問題待解決,如何解決醫生資源合理配置的政策也將決定產業的發展動向。

更多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