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對出行安全更加重視,隨著「新國標」實施後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越來越規範,選購電動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多,剛剛過去的「618」,電動自行車線上銷售迎來一波小高峰。
來越多的人在疫情期間購買了電動自行車用於日常出行。在一些知名品牌的電動自行車門店,前來選購的顧客絡繹不絕。
2020年頭幾個月,電動自行車線下銷售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一位雅迪電動自行車的銷售經理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80%至90%的線下銷售門店今年四月底才開始營業,對上半年的銷量影響很大。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新型消費迸發出巨大潛力,線下不再是產品銷售的唯一途徑,中國自行車協會內部人士表示,從2020年一季度開始,行業骨幹企業紛紛採用線上新零售模式全力促進消費,力爭恢復正常經營活動。
台鈴、雅迪、新日、綠源等電動自行車企業,在「618」期間均舉辦了線上線下的活動,一些品牌還利用直播進行帶貨。台鈴集團總裁姚立表示:「電商部分銷量,截至目前同比增長150%」。不過,也有電動自行車行業內部人士表示,電動自行車產品由於自重大、物流成本高,線上銷量並不大,基本上只占企業銷售額的很小一部分。
目前全國大約還有650個電動自行車品牌,但是正常生產、銷售的品牌約占比30%。2020年「618」期間,行業排行前十的品牌總銷量約為50多萬台。
近年來,北上廣深等城市電動自行車的銷量都呈現出增長的趨勢,電動自行車傳統的消費大省是江蘇、安徽、山東、河北、河南,這五個省約占到全國銷量的50%。以往,縣城是國內電動自行車的核心市場,如今開始向兩端擴散,一端是向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輻射,另一個是向鄉村輻射。
2019年國內電動自行車產量為3609.3萬輛,同比增長10.1%。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自行車製造業受到影響,春季市場的消費欲望被抑制。不過,中國自行車協會預計,隨著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剛需消費將得到釋放,電動自行車銷量還會持續增長。中國自行車協會內部人士也表示,2020年4月以來,國內電動自行車的銷售已出現回暖之勢。
我國是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和銷售第一大國,經過多年發展,電動自行車逐漸成為消費者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全社會保有量約2億輛。
電動自行車普及之後,消費者更加關心電動自行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為有效保護騎乘人員的生命安全,減少交通事故死亡,近期,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
記者在不少電動自行車的銷售門店了解到,隨著騎乘人員安全意識的增高,頭盔、騎行服等安全防護裝備的銷量也持續走高。不少消費者認為,「一盔一帶」的實施讓騎行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
在相關行業專家看來,從生產到銷售再到上路,電動自行車的售前售後多個環節都需要監管重視。
「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越來越規範化,用戶的安全意識,防護意識,交通知識等都已經具備。在『一盔一帶』新規定出台之前,其實不少用戶的用車行為已經符合了新規要求。」姚立認為,新規定對企業銷售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首先,規定統一,有利於在全國市場形成統一的共識,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面對不同市場、不同規定進行調整的成本。其次,新規定也能催生更加明確的用車需求和周邊產品,有助於企業更加走進用戶,比如調整坐桶,方便用戶存放頭盔。第三,新規也要求企業在產品設計上加強統一性,推動企業內部進行技術升級,加強車型平台的整合,節約了更多生產成本。
除了「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目前,北京市電動自行車正在試點「帶牌銷售」。相比以往還需前往登記站辦理登記上牌手續。如今,購車人只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前往已經設立了便民服務點的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經工作人員採集、錄入相關信息,交管部門遠程審核通過後,即可在現場直接領取電動自行車行駛證和號牌。試運行後,預計2020年7月將在全市落地實施。
通過「新國標」、「一盔一帶」、「帶牌銷售」等政策的出台和落地,電動自行車產業鏈從生產到銷售再到使用,各環節已經呈現出規範化趨勢,電動自行車的行業前景持續向好。
更多電動自行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動自行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