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面臨時效與收益的衝突背後,是國內當前外賣市場持續擴張的現實。一方面,外賣巨頭盈利穩步上升,另一方面,外賣騎手的生存困境也逐步被公眾關注;同時,外賣商家也面臨著佣金抽成高、平台強制二選一等種種掣肘。
最近,關於外賣騎手的話題很火。從外賣騎手的「拼」談到消費者的「急」,從外賣平台的「責」談到監管措施的「松」,甚至從市場規律談到了行業發展。可以說,大家擺事實是客觀的,說原因是理性的。可是,為解決外賣騎手飛奔帶來的人身安全和交通秩序問題,不管是平台企業「留出幾分鐘彈性時間」舉措,還是相關人士發出的「讓騎手慢下來」倡議,不少人依然認為「不夠管用」。
外賣騎手承擔的是餐飲快送業務,直接相關方有消費者、平台企業。角色不同,但追求一樣:「快」。先說消費者,快節奏下的工作生活,點外賣圖的就是便捷;再看平台企業,標準是快和更快,要的是利潤,是同行競爭中的優勢;最後說外賣騎手,多拉快跑才能掙得更多,看中的是更多的收入。三方一致求「快」,而外賣騎手在行業中無疑處於弱勢地位,壓力的承受和問題的暴露,自然就落在了他們身上。如果打感情牌,試圖光用「良心善意」去化解外賣騎手身上的壓力,最終可能導致三方都不情願、不滿意,特別是外賣騎手未必真正領這個情。或許,這就是一些人不看好相關新舉措和倡議的原因吧。
光靠道德說教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得依靠法律法規來規範約束。外賣作為近些年出現的新生事物,相關部門採取審慎包容的監管態度,這對外賣行業的飛速發展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如今,外賣平台技術成熟,外賣騎手隊伍壯大,外賣消費市場龐大,外賣行業與百姓生產生活聯繫越來越緊密,其暴髮式生長所積累的問題也在不斷顯現。
雖然現在有一些對外賣行業進行約束規範的法律法規,比如郵政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快遞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但從現實生活看,這些法律法規很難對外賣行業實現全鏈條、全方位監督制約。因此,無論是對外賣消費者、外賣騎手的權益保護,對餐飲食品、道路交通的安全保障,還是對外賣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完善立法、加強監管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迫切的。
完善立法、加強監管,得先解決「誰來管」的問題,也就是要明確一個主管部門。現在郵政、食品安全、交通、人社等部門,對外賣行業都有相應的管理權限,但主管部門並不明確。沒有主管部門也就意味著沒有主責部門,出現新情況新問題就難有部門願意出頭、牽頭處理解決。這對於行業的日常規範和長遠發展是不利的。這次外賣騎手話題討論得這麼熱烈,至今沒有哪個部門站出來表態,沒有主管部門可能是原因之一。
強化對外賣行業的監管,著眼點是促進外賣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而不是限制其發展。對外賣平台監管的制度設計,要明確其合法合情合理運用新技術、杜絕不正當競爭、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等硬性要求。同時注意平衡好各方利益,避免出現「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現象。
在制定規範中,要充分考慮對行業中處於弱勢地位一方的權益保護,避免壓力全部傳導給外賣騎手,力求各方權責利的統一,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有了更完備的制度規範並嚴格執行,外賣平台和外賣騎手就一定能在相互成就中成長成熟。
疫情期間,不少餐廳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如何突破品牌自身局限,成為了很多餐飲老闆不得不去考慮的問題。有愈來愈多不依賴不怎麼看好外賣的商家,也都紛紛開通了線上外賣渠道,從線下實體到線上運營。
大會上,餐飲巨頭對於近階段外賣行業的整體情況作了分享。說到,近兩年中國外賣市場滲透率正在不斷提升,外賣市場整體的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之下,市場仍能保持健康、快速的增長趨勢。
在各餐飲核心品類中,小吃與快餐訂單量是比較高的,市場上有三分之二的外賣訂單都是快餐小吃。隨著外賣產業的市場逐漸成熟,餐飲之外的果蔬生鮮,醫療用品,日用百貨等訂單量也在持續增長發展,滲透率正在不斷的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餐飲零售化發展在今年表現也是非常亮眼。
可以看出,隨著市場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數據在推動品類豐富和模式創新的同時,也在賦能整個市場實現以精細化運營驅動的精準服務。
抓住外賣這個渠道仍是當下很好的機遇。近幾年的外賣市場中不僅誕生了很多代表性外賣餐飲品牌,更給不少傳統餐飲及零售品牌帶來了新活力,這其中就包括星巴克、瑪氏、周黑鴨、聯合利華、滿記甜品等眾多國內外知名的品牌客戶。現在已經進入後疫情時代,隨著復甦節奏的穩步向好,餐飲人如何自救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個讓人生畏的攔路虎,行業更需要的是抓住新機遇的能力,環星也願成為餐飲及新零售品牌外賣道路上更有利的合作夥伴。
更多外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外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