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春季的到來,全國小麥主產區陸續進入返青期,各地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春季田間管理和春耕備耕工作。從河南、山東到安徽、江蘇,各地通過技術指導、現代化設備應用和精準灌溉等措施,全力保障小麥增產增收,為全年糧食豐收築牢基礎。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小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各主產區積極行動,確保增產技術落實到位。河南省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種植戶追施返青肥,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在周口鄲城縣,技術人員為種植戶提供精準施肥建議,助力小麥生長。山東省6000多萬畝冬小麥進入返青期,聊城冠縣通過植保無人機開展病蟲害防治,有效保障糧食穩產增產。
安徽省4300多萬畝小麥進入促弱轉壯關鍵期,今年推廣使用搭載多光譜相機的無人機等新技術,實時生成苗情監測圖,為節水節肥增產提供科學依據。面對入冬以來降水偏少的情況,江蘇省多地水庫開閘放水,保障春灌需求,同時做好技術指導,確保精準施肥和節水灌溉。
各地積極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為新一年糧食生產築牢基礎。廣東、廣西等地早稻育秧工作已經展開,廣東省進一步推廣集中化育秧,全省新投入70個集中育秧中心,生產效率顯著提升。西北地區,甘肅、寧夏等地農業部門積極調配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全力確保春耕農資供給穩定。
湖南多地強化農機服務,洞庭湖區的沅江組織多支農機維修服務隊,指導農戶保養、調試和檢修各類農機具。小麥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當地推出農機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助力農戶更新農機設備,提升春耕效率。
2025年,全國小麥行業在春季田間管理和春耕備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通過技術指導、現代化設備應用和精準灌溉等措施,小麥主產區在返青期和促弱轉壯關鍵期實現了科學管理和高效生產。各地積極調配農資、推廣新技術、優化農機服務,為小麥穩產增產提供了有力保障。隨著春耕備耕工作的紮實推進,全國小麥行業正朝著全年豐收的目標穩步邁進。
更多小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小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