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衛生巾行業亂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事件直指山東梁山縣某企業利用殘次品翻新生產衛生巾及嬰兒紙尿褲,暴露出行業在質量監管與供應鏈管理上的漏洞。與此同時,黑貓投訴平台超4000件衛生巾相關投訴數據揭示了消費者長期面臨的髒污、異物等問題。這場風波不僅關乎產品質量,更折射出企業責任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深層矛盾。
央視3·15晚會揭露,山東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將回收的衛生巾和嬰兒紙尿褲殘次品進行二次加工,翻新後以高價流入市場。這些本應作為工業垃圾處理的產品,經過簡單分揀、包裝後竟可賣出每噸70008000元的價格,利潤之高令人咋舌。此類行為直接威脅消費者健康安全,也反映出部分企業為逐利不惜觸碰法律紅線的惡劣行徑。
黑貓投訴平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與衛生巾相關的有效投訴已超4000件,主要問題集中在產品髒污、存在異物等。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問題並非首次爆發——早在2024年11月,多款知名品牌就被曝出實際長度短於標註值,引發關於「偷工減料」與「標準偏差」的輿論爭議。儘管部分企業以符合國家標準為由回應質疑,但消費者對「偏差值普遍偏短」的合理性仍存疑慮。
涉事品牌中,自由點和好之兩大衛生巾及紙尿褲品牌均隸屬於A股上市公司百亞股份。2023年,其核心產品自由點實現營收約30.4億元,同比增長超60%。然而,在此次事件後,深交所向該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自查是否存在殘次品違規處置、與涉事企業存在關聯關係等問題,並核查原材料採購及生產流程的合規性。
同樣收到關注函的還有全棉時代母公司穩健醫療。儘管其回應稱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且「拒絕二次回收原料」,但深交所仍要求公司說明供應鏈管理漏洞及整改措施。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穩健醫療消費品業務營收33.6億元,占總營收比重超55%,行業影響可見一斑。
此次事件暴露出衛生巾行業的多重問題:一是殘次品處置環節監管缺失,為黑產提供了可乘之機;二是企業對供應鏈的把控存在盲區,未能有效阻斷劣質原料流入市場;三是消費者維權成本高、投訴處理效率低。要扭轉行業現狀,需從三方面入手:
1. 強化生產全流程監管:從原材料採購到成品出廠,建立可追溯的質量控制體系;
2. 推動標準透明化改革:公開產品成分、長度等關鍵指標的檢測數據,減少信息不對稱;
3. 完善行業黑名單制度:對違規企業實施聯合懲戒,切斷劣質產品流通渠道。
總結:一場信任重建之戰
從翻新衛生巾到標註爭議,2024年的衛生巾行業接連遭遇危機,暴露出質量管控與社會責任的雙重短板。消費者用腳投票的同時,資本市場也迅速做出反應——涉事上市公司股價波動、深交所密集發函,均傳遞出監管層對行業合規性的高度關注。未來,只有通過技術升級、制度完善和企業自律三管齊下,才能真正消除「衛生巾亂象」,重塑公眾對個人護理產品的信心。而這場風波留下的教訓,或將推動整個行業邁入更規範發展的新階段。
更多衛生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衛生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