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周四A股早盤延續強勢行情,醫藥生物、醫療器械等醫療健康領域漲幅顯著,帶動滬深兩市主要指數同步走高。與此同時,可控核聚變概念、航天航空及黃金等避險資產也表現活躍,市場熱點呈現多元化特徵。值得關注的是,國際局勢變化與技術突破動態對板塊走勢形成支撐,而政策預期則為中長期行情注入信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早盤數據顯示,CRO(合同研發生產)、生物製品、醫療服務等細分領域漲幅居前,帶動醫藥板塊成為市場焦點。化學製藥與中藥板塊同樣表現活躍,反映投資者對醫療健康領域的長期看好。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355.31點,上漲0.59%;深證成指收於10564.32點,漲幅0.57%;創業板指漲0.67%,站穩2117.89點。醫療板塊的強勢與近期市場對創新藥、高端器械國產替代以及老齡化社會需求增長的預期密切相關。
全球金融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推動黃金價格刷新歷史高點,紐約黃金期貨最高觸及3162美元/盎司,國內期貨市場同樣迎來資金湧入,超11億元增量資金布局黃金相關合約。與此同時,美債收益率與日元匯率波動加劇,顯示投資者對貿易摩擦風險的擔憂。分析指出,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或持續支撐黃金等避險資產需求,短期內回調壓力有限。
科技領域傳來多重進展:一方面,人工智慧應用競爭進入新階段,市場對生成式AI(AIGC)的討論轉向實際場景落地能力,強調編輯工具與數據壁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腦機接口技術實現突破,加州大學團隊開發的新設備成功幫助中風失語患者恢復語言功能,標誌著醫療科技在神經康復領域的重大進展。此外,人形機器人領域出現爭議,部分企業通過「花哨」表演吸引眼球的行為被指缺乏核心技術價值,市場更關注工業級應用場景的實用性。
金融與房地產行業因政策支持與資本運作迎來結構性機會。四大國有銀行宣布定增募資合計5200億元,財政部溢價認購超96%,此舉不僅緩解資本壓力,更釋放出「穩增長」信號。市場分析認為,此類動作將增強銀行業信貸投放能力,推動估值修復進程。房地產領域,基本面拐點預期疊加化債政策落地,非國企與區域龍頭房企有望受益於需求改善及融資環境優化。
總結:多空因素交織下的結構性機會凸顯
當前A股市場呈現「防禦與成長並重」的特徵,醫藥、黃金等避險板塊受資金青睞,而可控核聚變、AI技術突破則為科技賽道注入活力。政策面動作與國際局勢變化共同影響短期情緒,但中長期看,醫療健康、高端製造及具備核心技術壁壘的領域仍具配置價值。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宏觀數據與行業政策動向,在波動中把握結構性機遇。
更多醫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