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4月1日周二早盤,A股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徵,創業板指強勢反彈,醫藥、可控核聚變等概念表現活躍。兩市半日成交額710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量630億元,市場情緒在震盪中逐漸回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午間收盤,上證綜指收漲0.59%,深證成指上漲0.57%,創業板指以0.67%漲幅領漲三大指數。市場結構性行情顯著,醫藥股集體爆發成為最大亮點,創新藥、CXO(合同研發生產)等細分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昭衍新藥等多隻醫藥個股強勢漲停,帶動板塊資金淨流入達17.6億元,位居行業首位。
醫藥板塊的強勢源於基本面復甦與國際化進程加速的雙重邏輯。數據顯示,恆瑞醫藥單日成交額突破45億元,成為市場交投最活躍標的之一。機構關注度較高的GLP1類藥物研發進展、國際合作案例頻現,進一步提振了市場對創新藥企的信心。與此同時,CXO企業受益于海內外訂單回暖,行業估值修復預期持續強化,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表現顯著優於大盤。
除醫藥外,可控核聚變概念異軍突起,合鍛智能等個股漲停帶動板塊熱度攀升。軍工領域同樣表現亮眼,中航沈飛等多股漲幅超5%,反映市場對高端製造領域的長期布局意願增強。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歐康醫藥實現20%漲停,推動北證50指數上漲1.97%,顯示中小盤題材的輪動效應仍在延續。
從行業動態看,化學製藥獲主力資金淨流入17.6億元,生物製品同步獲得增量資金支持;而網際網路服務、銀行板塊則分別遭遇21.1億元和顯著的資金流出。這一分化印證了當前市場偏好向實體產業傾斜的態勢,傳統金融與科技服務業面臨短期調整壓力。
當日市場呈現"醫藥領漲+題材輪動"特徵,反映出投資者對景氣賽道和政策利好的雙重關注。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窗口臨近,具備真實業績支撐且估值合理的標的有望持續獲得資金青睞。短期需關注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中長期來看,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主線仍是市場核心驅動力。
總結而言,周二A股在醫藥板塊帶領下展現韌性,但量能不足制約了反彈空間。未來行情演變將取決於宏觀經濟數據修復進程及政策落地效果,在結構性機會主導的背景下,建議投資者關注具備技術壁壘和成長潛力的細分領域。
更多醫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