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銅川市中小學生人工智慧教育成果再攀新高
近年來,科技創新成為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在這一背景下,銅川市成功舉辦的2025年中小學生人工智慧大賽,不僅展現了青少年在智能技術領域的創新活力,更標誌著當地人工智慧教育生態的持續深化與突破。這場覆蓋多領域、匯聚數百名選手的賽事,既是階段性成果的集中呈現,也為未來科技人才培養注入了強勁動力。
本次大賽以「實踐 探索 創新」為主題,設置了ENJOY AI普及賽、無人機操控、機器人工程挑戰等8個核心項目。其中,人形機器人「一帶一路」挑戰賽結合智能編程與場景模擬,RIC競技賽通過機械設計考驗邏輯思維,而中鳴超級軌跡賽則要求選手精準控制設備完成複雜路徑規劃。這些賽項覆蓋了機器人編程、人工智慧應用及無人機操控等多個前沿領域,充分展現了科技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來自全市95支參賽隊伍、近200名選手在賽事中展開激烈角逐。賽場內,選手們或凝神調試代碼優化算法,或通過遙控器操控無人機完成環形穿越與定點投送;機器人則以精準抓取和靈活越障,在複雜環境中穩定執行任務。這種沉浸式實踐不僅鍛鍊了青少年的工程思維,更培養了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
銅川市連續五年舉辦此類賽事,並依託數字教育大會、校企合作及人工智慧教育基地建設等舉措,構建起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數據顯示,當地已累計斬獲省級以上獎項110餘項,包括國際級一等獎和亞洲區冠軍的突破性成績。其中,朝陽實驗小學更憑藉卓越成果被授予「全國人工智慧教育基地」稱號。
通過豐富社團活動、優化競賽形式,銅川市實現了人工智慧教育從課堂到實踐的無縫銜接。無人機操控社、機器人創客小組等特色社團蓬勃發展,為學生提供了常態化創新平台。這種「以賽促學、產教融合」的模式,正逐步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區域經驗。
結語:
此次賽事不僅是銅川市人工智慧教育階段性成效的一次生動展示,更折射出青少年在智能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培養方向。未來,隨著教育數位化戰略的深入推進,該市將持續以競賽為紐帶,強化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地方經濟轉型和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輸送更多後備力量。從編程代碼到工程實踐,銅川正用行動書寫著人工智慧教育的新篇章。
更多人工智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