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深入貫徹國家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的決策部署,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發布《關於實施「人工智慧+」高質量就業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通過強化技能培訓、開發新型崗位、優化創業服務等舉措,構建人機協同的就業新生態。該計劃明確20252027年期間將實現年均開展人工智慧應用培訓超5萬人次、新增就業崗位6萬個以上,並推動4萬人在人工智慧領域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行動計劃以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為核心服務對象,通過實施"技能河南"建設與職業能力提升工程,著力解決人工智慧產業人才供需矛盾。計劃要求建立覆蓋技術應用、產品研發和行業適配的培訓體系,重點開展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操作培訓,破解"崗位空缺與就業困難並存"的發展瓶頸。到2027年,全省將形成每年5萬+人次參訓、4萬人實現人機協同就業的良好態勢。
通過整合省管重點企業及行業協會的技術資源,完善分層次的課程設計:基礎層強化算法模型認知與工具操作,應用層側重行業場景適配能力培養。計劃將AIGC應用納入職業培訓補貼範圍,按職業技能等級給予7005000元/人的差異化補貼標準,並鼓勵企業開展在崗培訓提升員工數字技能。同時建立動態監測機制,確保培訓內容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依託人工智慧龍頭企業構建"技術產業崗位"轉化通道,重點在人力資源服務、文化創意及文旅融合等領域培育新型就業崗位。通過定期發布人才需求白皮書和建設省級崗位資源庫,實現崗位信息與求職者技能的智能匹配。計劃特別強調開發管理類、研發類等高附加值崗位,為青年群體提供職業發展新賽道。
將人工智慧領域創業納入全省孵化體系重點支持範圍,通過招才引智大會精準對接算法模型研發、信息安全防護等關鍵技術人才需求。完善"培訓+貸款+服務"三位一體扶持機制,對入駐政府投資載體的青年創業者給予場地優惠和一次性補貼。同時推動建立創新創業資源共享網絡,促進資本、技術與市場的高效銜接。
構建貫穿見習實訓到職業發展的全周期服務體系:高校畢業生可通過設立在重點企業的見習基地獲取管理類和技術類崗位實踐機會;青年群體可參加包含人工智慧應用的求職能力實訓項目。各級公共就業機構將定期舉辦線上線下專場招聘,同步開展"AIGC直通車進校園"活動提升大學生技術應用能力。
建立重點行業用工監測預警系統,關注人工智慧發展可能帶來的崗位替代效應,提前制定技能培訓補償和轉崗安置預案。同步探索靈活就業人員權益保障制度創新,在規範行業發展的同時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通過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河南將形成"培訓賦能崗位開發創業孵化服務支撐"的閉環體系,預計到2027年培育出一支既懂人工智慧技術又熟悉行業應用的複合型人才隊伍。該計劃不僅為青年群體開闢就業新空間,更將推動全省產業數位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互促共進,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智能時代就業促進模式。
更多人工智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