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廣東省以數位化技術為突破口,構建起覆蓋全省的家庭教育資源體系。通過將國家級優質課程資源接入電視大屏終端,數百萬學子得以突破時空限制,在客廳中享受名師教學服務,這一創新實踐正在重塑區域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的實現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10日,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正式接入廣東廣電網絡系統,全省中小學生可通過電視大屏免費獲取覆蓋各學科的精品課程資源。該舉措標誌著廣東省在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方面邁出堅實步伐,通過數位化手段將名校名師課堂送入千家萬戶,讓優質教育資源突破地域壁壘實現普惠共享。
教育部與廣東省教育廳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整合優勢資源推動國家平台電視端建設。省教育廳同步攜手廣電網絡公司,從技術適配到內容優化全面升級服務體驗。此次合作創新性地將教育系統優質資源與廣電覆蓋網絡結合,在保留原有教學嚴謹性的基礎上,打造出"開機即學、一鍵直達"的便捷學習場景。
廣東省作為在校生規模超2870萬的教育大省,面對城鄉間3.7萬餘所學校的差異化需求,此次平台落地提供了系統化解決方案。通過電視終端的廣泛覆蓋(全省廣電網絡用戶超1600萬戶),不僅解決了偏遠地區學生上網課的技術障礙,更構建起涵蓋小學至高中全學段、包含專題教育、課程教學等八大模塊的數字資源矩陣。
數據顯示,廣東現有近85%的家庭擁有智能電視設備。此次將國家平台接入電視門戶,使優質教育資源的日均觸達能力提升300%,預計每年可為全省中小學生提供超過2億課時的免費學習支持。這種"大屏+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課堂的空間限制,在寒暑假、節假日等時段持續發揮資源供給效能。
總結來看,廣東通過國家級平台本地化部署,成功搭建起覆蓋全域的智慧教育服務網絡。這一創新實踐不僅解決了區域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歷史難題,更為全國推進教育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可複製推廣的經驗範本。隨著更多優質數字資源的持續注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終身學習體系正在廣東加速成型,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貢獻著先行示範力量。
更多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