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旅遊消費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中小城市憑藉獨特的自然風光、慢節奏的生活方式和豐富的文化底蘊,逐漸成為遊客新的嚮往之地。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小城市客群占全國旅遊預約總客群的27.7%,較疫情前顯著提升,而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更可能重現「一房難求」的盛況。在此背景下,酒店行業正加速布局下沉市場,一場圍繞小城游的爭奪戰已然開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酒店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中小城市旅遊熱度持續攀升,帶動了本地住宿業的快速疊代。數據顯示,2024年清明假期期間,非一線城市高星級酒店預訂占比同比提升6個百分點;縣域五星級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45%,其中貴州部分縣域漲幅超400%。消費者對「性價比與品質並存」的需求推動酒店品牌加速下沉,四線及以下城市「五一」期間三星及以上酒店訂單占比已超過六成。這一趨勢吸引了國內外頭部酒店集團的關注,紛紛通過新增門店、優化布局搶占先機。
在下沉市場爭奪中,本土酒店集團形成多極化競爭態勢。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排名前30的酒店品牌中共有9個來自錦江集團,其經濟型和中端品牌覆蓋廣泛;華住憑藉漢庭、全季等核心產品占據關鍵席位;尚美數智以78%的三四五線城市覆蓋率緊隨其後。各企業策略差異顯著:錦江聚焦二三線城市的中端酒店擴張,首旅通過特許加盟模式快速滲透低線市場,華住則持續加碼空白區域開發。競爭焦點正從單純數量比拼轉向服務品質與本地化運營的深度較量。
國際酒店集團同樣將目光投向縣域經濟帶。2024年希爾頓新增眉山、靖江等20餘個下沉市場項目;溫德姆落子四川古藺縣,填補當地高端住宿空白;萬豪在三線以下城市酒店數量已達140家,並計劃於2025年進一步擴大西北地區布局。這些舉措不僅滿足了遊客對「國際范兒」的體驗需求,也藉助品牌影響力推動目的地旅遊產業升級。例如敦煌首家中外品牌福朋喜來登的開業,直接提升了當地高端接待能力。
儘管下沉市場酒店存量規模龐大(四線以下城市達25.7萬家),但中高端供給占比不足11%,供需結構存在顯著優化空間。行業報告指出,經濟發達且年輕人口聚集的區域更易形成良性循環:如長三角縣域通過結合旅遊資源吸引資本流入,西北地區則藉助絲路文化IP激活消費潛力。未來競爭將圍繞「品牌差異化+數位化運營+綠色服務」展開,企業需在規模擴張中兼顧精細化管理,方能在這一萬億元級藍海市場中占據優勢。
總結而言,小城游的崛起正重塑酒店業的競爭版圖。從本土品牌的深耕到國際巨頭的戰略下沉,行業已進入資源整合與價值創新的新階段。隨著低線城市消費需求持續升級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兼具品質保障、文化特色與科技賦能的住宿服務將成為決勝關鍵,而這一進程也將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活力釋放與中國旅遊市場的全面繁榮。
更多酒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酒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