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歷史性突破1.4萬億斤的基礎上,權威部門最新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5—2034)》揭示了未來十年農業發展的核心趨勢。報告顯示,在農業科技加速應用和政策持續發力的雙重驅動下,我國糧食及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將實現質與量同步提升,農業綜合效益與國際競爭力有望達到新高度。這一進展不僅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支撐,更彰顯出中國農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的關鍵步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農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我國糧食生產迎來穩中提質的新階段。通過推進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和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全年糧食總產量預計達到7.09億噸,較上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具體來看,稻穀、小麥、玉米三大主糧產量將分別實現0.5%、0.9%和0.2%的增幅;大豆產能持續突破,預計達2117萬噸,同比增長2.5%。報告特別指出,播種面積的穩中略增與單產提升技術的廣泛推廣形成合力,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核心動力。
未來十年,我國農業消費市場呈現顯著轉型升級特徵。儘管糧食消費量將小幅增長,但禽肉和水產品需求增速放緩,牛羊肉及奶類消費受健康飲食理念影響有所減弱。與此同時,高品質蔬菜水果、特色化肉類水產以及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持續攀升,推動農產品供給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調整。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產量穩步提升與消費需求結構性變化的雙重作用下,大宗農產品進口量預計呈現下降趨勢,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
報告強調,農業科技發展水平加速提升將成為未來十年農業發展的關鍵引擎。通過培育推廣高產優質抗逆糧食新品種、強化智慧農業技術應用以及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我國農業生產力將實現突破性躍升。預計到2034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將持續提高,單產貢獻率超過播種面積增長成為增產核心要素。同時,在經濟穩健發展與居民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農產品貿易來源多元化與結構高端化趨勢同步推進,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結語:
從2025年穩中有進的生產表現到未來十年質效雙升的戰略布局,我國農業正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抓手,在保障糧食安全、優化供給結構、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展現出強勁韌性。通過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深化產業鏈升級和構建多元貿易格局,中國農業將在全球農產品市場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更多農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