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電商平台「僅退款」規則迎來新一輪優化調整

電商平台「僅退款」規則迎來新一輪優化調整

2025-04-23 14:49:1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僅退款」作為一種售後模式逐漸成為各大平台的標配。然而,這一模式在提升消費者體驗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爭議。近期,多家主流電商平台紛紛對「僅退款」規則進行調整,旨在平衡消費者權益與商家利益,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一、「僅退款」模式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僅退款」模式最早於2014年由某電商平台在自營商品中試點,但由於條件不夠明確,並未引起廣泛關注。直到2021年,另一家電商平台將「僅退款」應用於生鮮品類並逐步拓展至全品類,這一模式才真正「出圈」。其初衷是為了解決消費者在收到破損、假冒商品時的維權難題,同時簡化低價商品的退貨流程,提升用戶體驗。

  隨著電商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多家平台紛紛跟進「僅退款」服務。2023年9月,某短視頻平台更新規則,規定商品好評率低於70%時,平台可支持消費者「僅退款」。同年12月,某綜合電商平台也宣布,對存在描述不當、混淆誤導、偽劣等情形的商品,支持「僅退款」或退貨退款。至此,「僅退款」成為電商行業的標配。

  二、「僅退款」引發的爭議與挑戰

  儘管「僅退款」模式在初期有效提升了消費者體驗,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部分消費者和職業「羊毛黨」濫用規則,導致商家利益受損,甚至出現商家起訴消費者的案例。此外,監管部門也指出,「僅退款」規則擠壓了商家的生存空間,助長了低質低價競爭的風氣。

  2024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約談多家電商平台,要求優化協議規則、提升透明度,並保障商家的自主經營權。2024年7月,某電商平台率先鬆綁「僅退款」規則,對綜合體驗分高於4.8分的優質商家,優先讓商家與消費者溝通,減少平台干預。隨後,其他平台也跟進調整,賦予商家更多自主處理權。

  三、平台規則調整的方向與意義

  近期,有媒體報導稱多家電商平台「集體退出『僅退款』」,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平台並未完全取消「僅退款」,而是對規則進行了優化調整。例如,某平台計劃明確退貨、退款場景下的處置規則,並將「僅退款」文案修改為「退款不退貨」。另一平台則支持商家與消費者通過自主協商解決售後問題,平台僅在必要時介入。

  這些調整表明,電商平台正在努力平衡消費者與商家的利益。通過賦予商家更多處置權和處置時間,平台改變了以往由AI客服直接彈出「僅退款」連結的做法,減少了規則被濫用的可能性。同時,對「僅退款」的適當約束也有助於降低優質消費者的成本,避免惡意索賠行為轉嫁到所有消費者身上。

  四、未來電商售後服務的優化方向

  在調整「僅退款」規則的同時,電商平台還需加大力度淘汰劣質商家,提升糾紛處理效率,確保消費者能夠放心購物。只有通過不斷完善規則,才能實現消費者、商家與平台的三方共贏,推動電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總結來看,「僅退款」規則的調整是電商行業邁向更加規範化、公平化的重要一步。通過優化售後服務體系,平台不僅能夠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也能為商家創造更健康的經營環境,最終促進行業的長期繁榮。

更多電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