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物業行業呈現出住宅物業換手率持續攀升的態勢。克而瑞物管調研數據顯示,2021至2024年期間,住宅物業換手率從1.7%攀升至3.3%,這意味著每年約有2萬個住宅小區更換物業公司。這一現象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更換物業公司在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挑戰。如何在物業更換過程中實現規範與理性,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物業更換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
(一)品牌物業的擴張戰略
《2023-2028年中國物業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大型品牌物業公司憑藉成熟的管理體系、專業的服務團隊以及先進的管理技術,在市場競爭中加大擴張力度,兼併部分中小物業公司項目。這種擴張行為從商業本質來看是市場競爭的正常表現。對於業主而言,大型物業公司的進入往往能帶來積極影響。它們依託規模效應和品牌影響力,能夠整合更多資源,為業主提供標準化的安保服務、精細化的綠化養護、高效的設施維修等高品質服務。通過規範的管理流程和貼心的服務細節,這些大型物業公司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口碑,營造了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長遠來看,有助於推動整個物業管理行業服務水平的提升。
(二)業主委員會公開招標引入新物業
當原物業公司服務到期後,通常由業主委員會公開招標引入新物業公司。然而,這一過程往往較為複雜。由於多數業主對物業管理的專業性認知有限,在選擇物業公司時容易陷入誤區。不少業主單純以收費高低、服務項目多少作為評判標準,甚至提出「帶資進場」等要求。這種選擇方式忽略了物業管理服務的成本構成和質量保障體系。低價中標可能導致物業公司在運營過程中因成本壓縮而降低服務標準,無法兌現承諾;「帶資進場」看似對業主有利,實則可能引發後續利益糾紛。新物業公司為收回成本,可能採取不當經營手段。因此,通過這種方式中標的物業公司,未必能為小區提供優質、可持續的服務。
(三)業主主動更換舊物業
物業行業現狀分析提到業主主動更換舊物業公司通常是因為對舊物業公司的服務不滿,比如衛生清潔不及時、設施維修拖延、安全管理不到位等;而物業公司也可能因物業費收繳率低、業主不配合管理等原因對業主心存不滿。雙方矛盾不斷積累,最終導致合作關係破裂。但需要注意的是,炒掉舊物業公司並不意味著新引入的物業公司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更換物業公司時,還需充分考慮交接環節的順暢性,確保新老物業公司之間服務無縫銜接,否則可能會使小區管理陷入更大的混亂。
更換物業公司既可能為小區注入新活力、帶來優質服務,也可能因各種因素引發一系列問題。無論是市場競爭導致的物業兼併,還是業主自主更換物業公司,都應建立在規範、理性的基礎之上。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物業管理行業的規範和引導,提升業主的物業管理認知水平;業委會在選擇物業公司時,要充分調研、科學評估,綜合考量物業公司的資質、信譽、服務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物業公司自身也需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以誠信和專業贏得業主信任。唯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讓更換物業公司真正成為提升社區生活品質的有效途徑。
三、總結
2025年,物業行業呈現出住宅物業換手率持續攀升的態勢,這一現象反映了業主對更好物業服務的追求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然而,更換物業並非簡單的「一換了之」,其中涉及諸多複雜因素,需謹慎對待。無論是品牌物業公司的擴張、業主委員會公開招標引入新物業,還是業主主動更換舊物業,都應建立在規範、理性的基礎之上。相關部門、業委會和物業公司需共同努力,提升物業管理水平,確保物業更換過程平穩有序,真正實現提升社區生活品質的目標。
更多物業管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業管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