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美國暑期旅行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濟不確定性、政策變動以及消費者信心的下降,共同導致了旅行需求的顯著下滑。無論是國內遊客還是國際遊客,對暑期旅行的興趣都在減弱,這一趨勢不僅影響了旅遊行業,也對整體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旅行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根據一項針對2238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僅有46%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在今年暑期進行旅行,這一比例遠低於去年的53%。在那些沒有旅行計劃的受訪者中,65%的人表示經濟壓力是主要原因。其中,68%的人認為日常生活開支過高,而64%的人則指出旅行本身的費用過高。此外,表示對暑期旅行計劃「不確定」的受訪者比例也從去年的18%上升至今年的23%。
經濟不確定性不僅影響了旅行計劃的制定,還導致消費者信心持續下降。許多人對未來的經濟前景感到不安,因此選擇減少非必要的開支,包括旅行。調查顯示,計劃通過借款或欠債方式為暑期旅行融資的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的36%降至29%。這一變化反映了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對未來收入穩定性的不確定性。
除了經濟因素,政策變動也對旅行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近期,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對旅行的觀望態度。這些政策不僅影響了國內遊客的旅行計劃,也導致國際遊客對赴美旅行的興趣減弱。
數據顯示,來自加拿大和歐洲的遊客數量顯著下降。2月,加拿大赴美遊客人數同比下降12.5%,3月更是下降了18%。來自西歐的遊客數量也有所減少,尤其是英國和德國等傳統「主力軍」,3月赴美遊客數量同比均下降了約30%。西歐整體赴美遊客數量在3月下降了12%,創下除疫情期間外,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之一。
除了經濟和政治因素,旅行安全和工作安排也成為影響旅行決策的重要因素。調查顯示,15%的受訪者表示擔心飛行安全,因而不想旅遊。近期,美國接連發生了多起備受矚目的航空事件,包括飛機相撞和波音公司的質量控制問題,這些事件進一步加劇了公眾對飛行安全的擔憂。
此外,隨著美國企業繼續推動遠程工作者重返辦公室,許多受訪者表示找不到時間旅遊。調查顯示,由於工作安排的原因,表示無法進行暑期旅行的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的10%上升至今年的16%。一些大型企業甚至頒布了最後通牒,要求員工每周至少3天到辦公室工作,否則將失去工作,這進一步限制了員工的旅行時間。
旅行市場的放緩不僅影響了旅遊行業,也對整體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旅遊業約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2023年時僱傭了約650萬人。隨著旅行需求的下降,相關行業的就業和收入也面臨壓力。
美國部分地區的惡劣天氣也可能會令美國人減少旅行。報告顯示,美國低收入家庭削減旅行支出的幅度最大,而較富裕家庭可能轉而選擇國際旅遊,但不會削減旅行開支。這一趨勢進一步加劇了旅行市場的不平衡。
總結
美國暑期旅行市場的遇冷,反映了經濟不確定性、政策變動以及消費者信心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無論是國內遊客還是國際遊客,對旅行的興趣都在減弱,這一趨勢不僅影響了旅遊行業,也對整體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未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政策調整,旅行市場能否復甦仍存在不確定性。
更多旅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