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電子行業的復甦和國產人工智慧生態的快速發展,半導體行業尤其是AI晶片領域迎來了顯著的增長機遇。多家頭部企業在業績上實現了大幅提升,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在為半導體行業注入新的活力,推動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人工智慧大模型的訓練需求激增,推動了國內智能算力規模的快速擴張,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也隨之大幅提升。以國內處理器龍頭企業為例,2024年其歸屬淨利潤達到19.31億元,同比增長約50%;今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約75%,實現約5億元。此外,該企業的合同負債規模從去年的9億元大幅擴張至今年一季度的32億元,顯示出市場對其產品的高度認可和強勁需求。
另一家算力龍頭企業今年一季度營收達到11.11億元,幾乎追平去年全年水平,歸屬淨利潤同比扭虧為盈,實現3.55億元。這表明,隨著人工智慧應用的落地,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正在快速恢復並持續增強。
人工智慧在端側的落地應用門檻降低,為邊緣計算和物聯網設備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以一家專注於端側AI晶片的企業為例,去年其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3.41倍,達到5.95億元;今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約2倍,實現2.09億元。該企業指出,國內AI大模型技術的開源化趨勢,為邊緣和端側的AIoT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另一家企業在掃地機器人、智能汽車電子、智能投影等領域的營業收入同比顯著增加,去年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約6倍,今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實現9155.2萬元,同比增長約87%。其主營業務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晶片與智能電源管理晶片均同比增長近46%,顯示出端側AI應用的強勁增長潛力。
儘管國產人工智慧產業在算力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但生態系統的完善仍是關鍵挑戰。為了提升國產算力的適配和優化效率,相關企業正在加速補齊短板。例如,一家國產AI晶片企業通過與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協同推動國產晶片產業鏈的進步。其高端處理器產品已逐步拓展至多家國內知名伺服器廠商,開發了多款基於其處理器的伺服器和工作站產品,有效推動了高端處理器的產業化。
另一家企業通過雲邊端一體、軟硬體協同的智能晶片產品和平台化基礎系統軟體,構建了統一的生態體系。其智能處理器IP產品已集成於超過1億台智慧型手機及其他智能終端設備中,顯示出其在生態建設方面的顯著成果。
為了滿足大模型部署與運營的快速發展需求,相關企業正在從產品端發力。一家企業計劃推出協處理器解決方案,以解決算力需求快速增長與系統級晶片疊代升級周期慢的矛盾問題。其下一代旗艦晶片不僅提供更高的算力性能,還通過多晶片級聯和協處理器擴展,為更大規模端側大模型的部署提供了更多空間。
另一家企業通過多元化產品布局,以大視頻為基礎構建智能應用平台,在AIoT、智能汽車電子、智能工業、智慧視覺、智慧大屏等應用市場積極布局。其與多家行業頭部客戶的深入合作,進一步推動了AI語音、AI視覺應用的完整鏈條落地。
總結
半導體行業在人工智慧的驅動下,正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周期。AI需求的激增、端側應用的爆發以及國產生態的加速完善,為相關企業帶來了顯著的業績提升和發展機遇。未來,隨著技術創新的持續推進和生態系統的進一步優化,半導體行業有望在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實現更加持續和高質量的增長。
更多半導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半導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