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在政策支持、技術革新和市場需求共同推動下,中國汽車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近期數據顯示,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4月市場零售數據同比顯著增長,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0%,頭部企業表現亮眼,疊加智能化浪潮加速推進,汽車板塊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焦點。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3年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79.1萬輛,同比增長17%;新能源車零售量突破92.2萬輛,同比增幅高達37%,滲透率達52.3%。行業頭部企業增速顯著:比亞迪以單月37.26萬輛銷量穩居榜首(累計超138萬輛),吉利汽車總銷量達23.41萬輛(新能源占比53.6%),上汽集團整車銷售37.65萬輛,新能源同比增長71.7%。造車新勢力中零跑、小鵬分別以4.1萬和3.5萬輛交付量領跑,蔚來、理想等企業銷量同比增幅均超30%,展現出強勁復甦動能。
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3%,出口銷量增長6%,批發銷量增速達13%。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亮眼:比亞迪一季度營收突破1700億元,淨利潤翻倍至91.55億元;賽力斯淨利潤同比激增240%。政策端持續加碼,廣東等地擴大汽車置換補貼範圍,進一步刺激消費市場。技術層面,上海車展期間密集發布的新車型與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加速落地,推動行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縱深發展。
截至5月9日,汽車板塊年內累計漲幅達9.21%,顯著跑贏大盤;4月中旬以來反彈力度強勁,融資淨買入額居各行業前列。頭部企業如賽力斯獲融資加倉超10億元,比亞迪、江淮等標的受資金青睞。當前市場關注點已從短期銷量波動轉向技術疊代與出口機遇:一方面高階智駕系統加速下沉至中端車型,推動滲透率提升;另一方面國產供應鏈在機器人領域的突破為零部件企業打開新增長空間。
行業分析顯示,2023年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有望達2,383萬輛,同比增長4.7%。隨著下半年多款重磅車型上市及新技術商業化落地,市場將迎來需求釋放窗口期。長期看,智能化轉型將重塑產業價值鏈,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整車企業與傳感器、算法供應商將優先受益。出口市場的結構性機遇同樣值得關注,自主品牌在電動化領域的先發優勢正轉化為全球市場份額提升動力。
總結展望:
當前汽車板塊處於銷量復甦、政策支持和技術突破多重利好疊加階段。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驗證市場空間廣闊,智能化進程加速則打開行業成長天花板。頭部企業在技術研發與成本控制上的競爭優勢顯著,疊加資本市場資金持續流入,未來有望在產業鏈重構中占據主導地位。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具備技術壁壘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出口業務高增長的零部件企業以及產品矩陣豐富的整車龍頭企業,把握產業變革帶來的長期投資機遇。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