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 SIAL西雅國際食品展(上海)上,黑龍江省以"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非轉基因"為核心主題,攜45家本土企業集中亮相。通過專題招商活動與產品展示,不僅展現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實力,更向全球客商傳遞了打造"中華大糧倉"國際品牌的決心與行動力。這場融合傳統農業優勢與現代食品創新的展會,成為龍江食品產業邁向全球化的重要窗口。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食品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黑龍江省糧食產量連續15年穩居全國首位,糧食總產、商品量和調出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1/9、1/6和1/3。作為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綠色有機食品基地面積突破1億畝,其中標準化生產基地達7581萬畝,占比全國近四成。依託小興安嶺等生態資源,全省森林覆蓋率44.5%,林下經濟與特色產品開發潛力巨大。"黑土優品""九珍十八品"等區域品牌矩陣的形成,標誌著龍江食品正從傳統農業向高附加值產業鏈轉型。
在展會現場,五常大米的醇香與哈爾濱紅腸的獨特風味交織,而白樺樹汁等林下產品則展現了自然饋贈的魅力。鐵力市聚焦樺樹汁產業,規劃7億元投資推動產值突破15億元,2025年預計實現2200萬元產值。黑龍江省農投食品集團通過"基地種植+產地直供+全程溯源"模式,確保產品質量可追溯。其白樺樹汁產品採用小興安嶺生態保護區原料,結合6小時鎖鮮、HPP高壓殺菌等技術,在保鮮工藝上樹立行業標杆。這些創新實踐印證了龍江食品在加工端的突破性進展。
SIAL展會上,黑龍江展區吸引了全球採購商的目光。作為維護糧食安全的關鍵省份,其"非轉基因""零污染"標籤成為國際買家關注焦點。數據顯示,富錦市象嶼生化項目從建設到投產僅耗時8個月的"龍江速度",以及大連醫諾生物連續追加投資的案例,印證了市場對龍江營商環境的信任。通過政策支持與產業配套升級,《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高質量發展15條》等文件持續釋放紅利,為食品企業出海提供制度保障。展會期間達成的合作意向顯示,黑龍江正加速將生態資源轉化為國際貿易優勢。
從糧食生產大省到食品工業強省的跨越,龍江食品產業以綠色根基為底色、創新鏈為引擎、全球化為目標,在SIAL展會上完成了一場實力展現。無論是傳統農產品深加工還是新興林下經濟開發,其"寒地黑土"的品牌價值與全產業鏈布局已形成獨特競爭力。未來,隨著國際供應鏈合作的深化,這片沃土孕育的優質食品必將走向更廣闊的全球餐桌,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書寫新註腳。
更多食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