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1日
在全球綠色轉型加速的背景下,中英兩國在電動汽車、低碳技術等領域的合作正成為雙邊關係的重要推動力。英國政府近期釋放出擴大中國電動車市場准入的積極信號,這不僅契合其減排目標,也為消費者提供了高性價比選擇。與此同時,中國市場持續吸引外資投入,兩國在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領域的互補性為未來合作開闢了廣闊空間。
英國脫歐後政策靈活性增強,正推動電動汽車領域合作進入新階段。中國車企憑藉技術優勢和成本競爭力,加速進入英國市場。數據顯示,2025年英國計劃將電動汽車銷量占比提升至40%,而中國品牌的高性價比車型可助力其達成目標。專家指出,此舉既能降低消費者購車成本,又能加速實現減排承諾,形成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利好。
中國最新發布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縮減106項限制措施,進一步釋放了擴大開放的信號。英國企業尤為關注新能源、物流等領域的准入放寬,這將促進資本流動和技術合作。當前已有76%在華英企計劃維持或擴大布局,其中醫療健康和高端製造領域表現突出。例如某跨國藥企在中國投資25億美元建立研發中心,正是基於對中國市場長期價值的判斷。
中英兩國在人工智慧與低碳技術領域的合作潛力顯著。中國新能源產業規模全球領先,英國劍橋等地的科技創新生態則為技術研發提供支撐。雙方在動力電池、太陽能等產業鏈上的互補性,正推動聯合研發項目加速落地。隨著中國申請加入CPTPP和DEPA進程推進,制度型開放將為跨境綠色技術合作注入新動能。
英國作為全球服務業強國,在法律諮詢、金融保險等領域對華保持順差。數據顯示,中英服務貿易規模近年增長超20%,未來在數字經濟和跨境電商領域的協同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中國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和消費市場升級趨勢,將持續吸引英國企業深化本土化合作。
總結:構建可持續合作新範式
從電動汽車到綠色技術,從中長期投資到制度創新,中英經貿關係正成為全球地緣政治動盪中的穩定錨點。中國市場對國際資本的持續吸引力、英國在高端服務業的優勢,以及兩國共同推動低碳轉型的目標,為雙方創造了多贏機遇。未來需進一步通過政策協同降低壁壘,在開放合作中實現技術共享與市場互補,這不僅符合雙邊利益,也將為全球產業鏈重構提供示範樣本。
(註:文中數據均來自公開報導及行業分析)
更多電動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動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