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7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基礎教育「規範管理提升年」行動的通知》,針對當前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違規辦學、利益輸送等突出問題展開專項整治。此次行動聚焦學生權益保護和教育公平,通過系統性治理措施推動教育生態持續優化,回應社會關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通知明確要求各地重點整治節假日上課補課、提前開學延遲放假等加重學業負擔的頑疾,同時規範日常作息安排。數據顯示,部分學校存在學生日均在校時間超國家規定標準的現象,此次行動將建立「哨點學校」監測機制,優先對群眾投訴集中的單位實施動態監管,通過定期提醒與入校督導形成常態化約束。
針對「掐尖招生」「暗箱操作」等破壞教育公平的違規行為,通知提出建立跨區域招生備案審查制度,嚴禁校外培訓機構參與招生環節。近年來部分地區出現的通過教輔材料征訂和校服採購謀取私利問題也將被列為重點整治對象,要求各地開展專項審計並公示收費明細。
行動方案強調全面清理違規組織考試及排名宣傳行為,明確禁止炒作中高考升學率。為扭轉功利化教育傾向,教育部將督促學校建立科學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有序規範「高校生源基地」掛牌管理,確保教育資源配置透明公正。
通過以上措施,本次專項行動著力構建「源頭預防-過程監控-結果問責」的全鏈條治理體系。既聚焦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又著眼長效機制建設,體現了教育部門深化治理改革、守護教育公平的決心。未來將依託社會監督與智能監測技術,持續淨化基礎教育生態,為學生全面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成長環境。
更多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