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農副食品漲價呼喚價格干預

農副食品漲價呼喚價格干預

2010-01-01 08:35: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以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計算,我國進口大豆的均價自今年7月以來已經連續三個月上漲,這導致金龍魚、魯花、長壽花等食用油品牌全面上調旗下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產品的價格,部分產品漲幅達10%左右。

    前幾天,發改委專家拋出「中國須忍受更高的物價上漲率」的言論時,輿論和老百姓還有些不服氣。現在,專家的預言已應驗。15日,全國各大超市收到了來自中國糖業菸酒公司的調價通知,各種規格的食糖價格全面上調13%,繼「豆你玩」、「蒜你狠」等農產品價格高漲現象之後,又迎來了「糖高宗」(網友戲稱)。

    「糖高宗」還未站穩,食用油全面大幅度漲價又紛至沓來。儘管現在國家為舒緩食用油價格過度上漲,已向市場緊急投放了30萬噸國儲食用油,但是,從短期效果來看,能抑制價格過快上升,但是,從長期來講,並不能破解價格上漲走勢。

    除食糖和食用油外,普通老百姓手中的菜籃子也變得日益沉重起來。走進菜市場,無論是雞蛋,還是西紅柿,價格一路攀升,就連平日最便宜的大白菜,也因受到韓國「泡菜」危機的影響,在有些地方賣出肉價。豬肉、牛羊肉等肉類產品價格也一路見漲。

    經濟學中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印證了這一點。特別是今年進入5月以來,CPI直線上升,屢創新高。CPI第一次超過3%的高點是5月份創出同比增長3.1%的高位。6月份回落到2.9%。7月份同比再次創出新高,達到了3.3%;8月份又創出新的高位3.5%,高出政府全年控制目標3%的0.5個百分點。

    面對國內CPI高於國際公認3%的通脹警界線,弱勢民眾已備感生活的壓力,相關部門有必要站在民生的立場,進行臨時價格干預,用「有形之手」來管理農副食品的紛紛漲價,儘快讓不符合居民收入水平的物價轉入正常軌道。

    實際上,實施臨時價格干預,已成為國際上應對價格不理性上漲的通用慣例。譬如,新加坡有專門的《物價控制法》,規定其價格主管機關可以通過在公報上發布命令的方式規定某商品或服務的最高價。此外,歐盟2005年對食糖實施價格干預,並且一直對食糖採用生產配額管理。更為重要的是,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政策,也符合我國現有法律。《價格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採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臨時價格干預措施。顯然,實施臨時價格干預,不僅有廣泛的民意基礎,還有既有法律做保障。

 

更多農副食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副食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