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梳理全國4740家定點飯店後發現,儘管財政部要求定點飯店「檔次適中,價格合理」,但四星級和五星級酒店數量占了近一半,各種奢華服務項目也屢見不鮮,甚至存在「做假發票」虛報消費的行為。
對此,高檔酒店占比過高等現象,讓定點飯店的存在價值大打折扣。面對這些新情況,必須嚴格監管,消除暗箱操作空間,破除定點飯店的「定點腐敗」。實行定點飯店公務消費「陽光帳單」制度,進一步細化量化公開帳目,充分發揮公眾和媒體的社會監督作用。
奢靡之風違背設立初衷
當初推行定點飯店制度,一是為了利用團購優勢降低出差和會議開支,二是便於對相關費用進行報銷和監管。但目前的亂象違背了該制度的設立初衷,明顯變了味兒。
「黨政機關定點飯店」是2006年推出的一項舉措,旨在解決公務接待奢侈問題和行政成本過高問題。但毋庸諱言,該政策實施後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定點飯店」已呈泛濫之勢,檔次越來越高,一些飯店不按規定擅自提高標準,以及經營手段不規範等。
按照相關規定,定點飯店要體現「數量適當、布局合理、檔次適中、價格優惠、公開公平、上下結合」的原則。然而,一些地方的定點飯店並沒有體「檔次適中」原則,而是存在著奢靡之風。
只定不管滋生「定點腐敗」
定點飯店亂象叢生的關鍵原因在於,定點飯店制度在推行過程中基本屬於「只定不管」,一些酒店享受著定點飯店這塊金字招牌帶來的公務消費大單,卻很少受監管部門的制約。
定點飯店之所以顯得這麼刺眼,是因為其漏洞太多。會議費像個「筐」,什麼都可往「定點」里裝。此外,定點飯店可以在承接會議時虛報消費人數和住宿時間等,而監管部門對定點飯店也沒制定嚴厲罰則。
定點飯店不可能成為遏制公務消費的力量,相反,他們希望藉助公務消費的膨脹來為自己創造更多利潤。於是,鑽現行財務制度的漏洞,向顧客提供各種符合財務報銷制度的假發票,成為一些定點飯店的重要營銷手段。
實行「陽光帳單」便於社會監督
對於如何避免定點飯店制度滋生「定點腐敗」,有博友建議,「定點飯店」需要「定點監督」,應加強對定點飯店執行情況的監管,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明查暗訪,嚴格執行違規飯店退出機制,堅決清理助長公務腐敗的定點飯店。
遏制定點飯店背後的不正之風,需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力量,形成監管合力,及時發現問題,堵住漏洞。
實行定點飯店公務消費「陽光帳單」制度,進一步細化量化公開帳目,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強化公務消費情況審計,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鼓勵群眾舉報定點飯店的違規行為,對違反規定接受奢華項目服務的幹部跟進問責,還「定點飯店」節約開支杜絕浪費的本義。
更多飯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飯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