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酒隨著人們消費意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重視,市場規模越來越大。也形成了保健酒的龍頭企業 中國勁酒、秦鍾皇樽酒、椰島鹿龜,細分市場三鞭酒則有哈德門、張裕等著名品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同時市場上又出現的細分市場養生酒也發展很快,如論健養生酒、天旺健養生酒等。那麼保健酒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人類最初的飲酒行為雖然還不能稱之為飲酒養生,但卻與保健養生有著密切的聯繫。最初的酒是人類採集的野生水果在剩餘的時候得到適宜條件自然發酵而成的,由於許多野生水果本身就具有藥用價值,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稱得上是天然的「保健酒」,它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保護和促進作用。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酒有多種,其性味功效大同小異。一般養生酒而論,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辛者能發散,所以酒能疏通經神博酒脈、行氣和血、蠲痹散結、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暢意。又因為酒為穀物釀造之精華,故還能補益腸胃。酒與藥物的結合是飲酒養生的一大進步。酒與藥的結合產生了全新的酒品——保健酒。保健酒主要特點是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了藥材,主要以養生健體為主,有保健強身的作用,其用藥講究配伍,根據其功能可分為補氣、補血、滋陰、補陽和氣血雙補等類型。
隨著人類的進步,醫藥學有了新的發展,人們開始有意識的泡製藥酒,以此達到養生和治病的目的。酒與藥物的結合是酒文化的一大進步,後人在整理前人經驗、創製新配方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使藥酒的製備技術達到較高的水平。但此時的保健酒與藥酒仍沒有明顯的區分。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隨著白酒業進入深度調整期,行業增速整體放緩,消費結構悄然變化,保健酒迎來新一輪發展。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13-2018年中國保健酒市場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保健酒市場的年平均產值已達130億元左右,總銷量超過100萬噸。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保健酒市場份額年增長幅度達到30%。與低迷的行業整體表現形成鮮明反差,這充分體現了當前保健酒市場的良好發展形勢。不少傳統保健酒企業都加大了投資力度。海南椰島集團在年報中提出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把旗下保健酒做到50 億元左右的規模。其新保健酒廠項目二期也於2011年底開工,項目建成後可年生產保健酒系列產品8萬噸。
白酒企業也力圖通過開發保健酒產品以提振業績。山西汾酒集團早在2011年便將保健酒品牌獨立運作,2012年更是投資24億元擴建保健酒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6萬噸竹葉青保健酒系列產品和6萬噸白酒;茅台單獨成立了白金酒有限責任公司,使之由一個子品牌發展成為集團的獨立子公司;五糧液集團也斥資2億元擴建了保健酒黃金酒的產能。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分析,在國際市場上,保健酒、養生酒、營養酒的消費量占酒類消費總量的比例約為12%;而在我國,較之白酒市場容量,保健酒目前130億元的規模十分尷尬。
據中國酒業協會果露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介紹,目前我國保健酒的市場以區域品牌為主,全國性品牌還是比較少,保健酒這一塊還是以區域品牌為主,很多品牌只在地方銷售,甚至不被消費者所熟悉。除了7家酒企規模達到5000萬以上,國內還存在許多規模百萬的小型保健酒企業。
較低的行業集中度直接限制了保健酒行業的發展,也使得保健酒市場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危險。「一些釀酒企業忽視產品質量,誤導消費者,使保健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響,一度使保健酒陷入了信任危機。」汾酒集團竹葉青酒營銷公司總經理黃帥旗無奈地說。
「由於保健酒相關法規和標準的不完善,導致該領域的監督監管存在一定實施難度。」中國保健酒聯盟秘書長余敦文坦言,這使得許多消費者對於保健酒這一概念及產品功效的認知仍存在一定誤區。
勁牌有限公司管理總監吳用成透露,政策過分管制,導致保健酒的批文申請流程困難重重。除政策環境的不利因素,保健酒市場一直難以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就是渠道限制。
「保健酒渠道局限與定位有關。」余敦文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保健酒企業將產品的健康價值和品牌訴求,簡單歸結為功能性作用,給消費者留下了低檔印象。
余敦文表示,保健酒行業要想發展壯大,一方面需要行業自覺規範生產工藝,儘快完善制定保健酒的標準;另一方面還需要國家政策支持,適當放寬控管力度,支持行業技術創新。
王祖明則建議說,市場、消費者需求隨時在發生變化。產品要有穩定的增長和發展,進入家庭是最根本的,如果不進入家庭,增長可能會處於一個不穩定狀態,可能某一個因素就會讓它產生很大變化,在這方面,在營銷模式和營銷思路上要有所改變。
更多保健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健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