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北京新醫改方案將公布 試點推廣醫藥分開

北京新醫改方案將公布 試點推廣醫藥分開

2014-01-01 11:35:2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醫藥分開」改革試點已初步擬定新的推廣方案,首次提出將引入「分級」理念,即統籌考慮一二三級醫院,分級制定不同的價格、報銷政策,總體考慮讓老百姓在基層看病比大醫院更便宜。且所有在京醫療機構都將納入「醫藥分開」改革。

北京醫藥改革

  這意味著,北京「醫藥分開」試點推廣方案有所調整,意圖糾正目前5家試點大醫院因藥價降低而「倒吸」患者的現象。這是記者昨天從北京醫改部門了解到的。

  分級報銷引導患者去基層醫院

  昨天,在北京市五年醫改成就發布會上,北京市發改委委員、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表示,針對「醫藥分開」等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舉措,目前北京已經擬定了新的推廣方案。


  韓曉芳介紹,新的「醫藥分開」方案不僅要考慮公立醫院改革本身,還要考慮醫改總體的政策的推進,特別是分級診療體系的建設。

  目前,5家「醫藥分開」試點醫院運行效果良好。但韓曉芳坦言,試點也產生了「一個不希望看到的效果」,即將基層患者「倒吸」回了大醫院。

  韓曉芳介紹,新方案將就全市各級取消藥品加成、推進「醫藥分開」作出整體的政策設計,未來總體如何推進「醫藥分開」。該方案將建立分級價格體系和分級報銷政策。「總體考慮是讓老百姓在基層看病比大醫院更便宜。引導患者下沉。」

  她表示,這個方案已經過反覆研究測算,基本已成熟,目前正在做進一步測算評估,對出台後給各個方面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論證。

  此前,北京「醫藥分開」只對市屬醫院提出了部署要求。韓曉芳介紹,新方案設計將會統籌考慮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再區分醫院的隸屬關係,而是屬地化推進,即所有在京醫療機構都納入改革體系中,但會分步驟、分類實施。

  「基層強制首診」或適時推行

  預計「十一」前,北京將出台《關於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作為北京醫改未來的框架性方案。

  針對北京醫療資源結構如何優化調整,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鍾東波昨日介紹,截至本月10日,北京16個區縣均成立了區域醫療聯合體,共計28個,涵蓋28家核心醫院、265家合作醫療機構。

  「解決『看病難』出路不在大醫院,而是合適的病到合適的醫院治療。」鍾東波表示,北京希望通過醫聯體的普及建設,實現患者首診、康復、預約、慢病用藥都在社區進行,而不是「扎堆」大醫院。

  他指出,北京適當時候應考慮推進基層的「強制首診」。

  目前,北京參保城鎮居民除學生兒童之外,已實行「社區首診」制度,即患者享受醫保報銷政策須先到基層就診。城鎮職工的醫保報銷比例也已向基層傾斜,大醫院報銷比例70%,而社區報銷最高90%。不過鍾東波表示,「醫保報銷比例的差距和價格差異還不夠。」

  「醫藥分開」三段啟動

  2012年7月1日北京友誼醫院所有藥品實現「平進平出」——即取消藥品加成,以進價賣給患者,同時取消了掛號費、診療費,但患者看病需要繳納四個檔次的「醫事服務費」——42元、60元、80元、100元,分別對應普通門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和知名專家。

  9月1日北京再啟動一家試點醫院——朝陽醫院。該醫院近5年來,都是北京門診量排行第一的醫院。

  12月1日北京「醫藥分開」試點開始向具有明顯專科特色、外地患者較多的大醫院「進軍」,在北京同仁醫院、積水潭醫院和天壇醫院正式啟動。隨後,北京婦產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和北醫三院等多家醫院也陸續表示,正在籌備進行「醫藥分開」改革。

  醫藥分開的北京模式

  北京2012年7月起陸續在5家大醫院啟動「醫藥分開」試點,在友誼、朝陽等試點醫院取消15%藥品加成、掛號費、診療費,增設42元至100元的醫事服務費。

  從評估結果上看,改革實現了一些預期目標,但試點階段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如大醫院普通門診量過大、試點醫院面臨「孤島效應」等。市醫改辦表示,新版「醫藥分開」推廣方案將試圖糾正「價格窪地」所帶來的倒吸病人的效應。

  試點三甲醫院患者扎堆

  單從試點醫院數據來看,「醫藥分開」為患者帶來了一些實惠。52歲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吳立山,每月固定開4盒「普適泰片」,醫藥費從200元降至158元。此外,普通號和專家號拉開了最高近60元的差異,也令更多病人分流到普通門診。

  但是,由於藥價偏低,一些慢病患者不再到社區醫院拿藥,反而選擇了試點「醫藥分開」的大醫院。

  試點啟動後,友誼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賈繼東很快便注意到,醫院藥價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低地效應」。

  他舉例,一些治癒肝病的藥品價格較高,一月花費會達五六千元。比起其他醫院,患者到友誼醫院會省很多藥費,這樣的價格「窪地」會吸引更多病人。

  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分析,由於「醫藥分開」幾家試點醫院藥價便宜,且相對基層醫院而言醫生資源更加豐富,藥品種類更多,因此產生了「倒吸」患者的效應。這種效應實際上並不利於北京分級診療體系的建立。

  「醫藥分開」一度幾近擱置

  2009年以來,國家醫改即已提出了建立分級診療體系。但韓曉芳坦言,至今「分級診療」也沒有完全落地,就醫還是無序的,大醫院各種疾病「通吃」。在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同時,政府大量資金投入基層醫療機構和一二級醫院,但資源利用率依然不足。

  去年,北京醫改部門曾表示,「醫藥分開」舉措將推廣至21家市屬大醫院,但遲遲未展開動作。

  在醫藥分開試點推廣幾近「擱置」的一年內,北京的另一項醫改舉措——以大小醫院「醫療聯盟」的形式籌建的「醫聯體」,正在提速進行。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緩解「看病難」的體制設計,醫聯體模式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分流大醫院壓力,避免患者盲目扎堆大醫院。

  今年年初「兩會」上,北京衛生部門相關負責人即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作為兩項相對獨立的醫改舉措,「醫藥分開」和「醫聯體」起到的效果實際上存在一些矛盾,政府部門也已注意到,將會進行研究改進。

  新方案試圖糾正「價格窪地」

  韓曉芳表示,去年,北京針對「醫藥分開」等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舉措進行了全面調查評估,今年又按照北京市領導的要求,再次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評估。「北京在這項改革方面非常慎重。」

  根據新方案思路,「醫藥分開」的推廣將不再是市屬大醫院層面的鋪開,而考慮到了一二三級醫院之間的縱向關係。這些不同級別的醫院或將在實施「醫藥分開」的同時,調整拉開價格差距。

  同時,韓曉芳還提出了醫藥分開「屬地化」概念,也就是除了市屬醫院之外,在「八路大軍」辦醫的北京,醫療機構不論隸屬關係全部納入「醫藥分開」的改革體系當中。

  這意味著,北京新版「醫藥分開」推廣方案將試圖糾正「價格窪地」所帶來的倒吸病人的效應。

  「醫藥分開」推廣方案的另一道難題,將是取消藥品加成之後,如何合理確定各級醫院醫事服務費的收取和價格體系的確立。

  對此韓曉芳表示,政府在「醫藥分開」推廣過程中,希望不增加患者負擔。但如何在醫保基金比較緊張的前提下,建立一個科學合理、安全、可持續的政策體系,是研究的難題。因此還須進行反覆的評估論證。

  相關醫藥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更多醫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