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款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理財的投資方式,加之當今網際網路的衝擊下,該行業越來越深受人們的青睞,而銀行又如何呢?具體詳情,請詳見下文。
2015年接近尾聲了,縱觀這一年的金融市場,可謂跌宕起伏。比如股市震盪不止,考驗無數股民;比如央行多次降息,傳統理財產品收益不斷走低;比如,網貸平台持續火爆,不斷走向規範化,但仍然存在一定風險……理財市場可謂風雲變幻,百姓的理財投資趨勢與需求也呈現出新的特點。
傳統銀行儲蓄依舊領先
近日,多份調查報告顯示,儘管2015年央行一再「雙降」,目前傳統銀行儲蓄仍是大部分國人理財的首選,在調查受訪者占比54.3%,比重最高。這跟傳統的存儲觀念有關,雖然受網際網路影響,老百姓的理財在轉變,但也沒那麼快,傳統的銀行儲蓄依然根深蒂固不可動搖。排在銀行儲蓄之後的是基金和股票,分別占比47.7%和47.4%,而網際網路理財躍居第四位,使用率超過40%,開始與銀行儲蓄理財等傳統方式相抗衡,潛力無限。
網際網路理財越來越受追捧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大環境,網際網路理財迅猛崛起,平台層出不窮,理財產品遍地開花,並憑藉低門檻、穩健收益、操作便捷等優點倍受青睞,尤其是80後和90後的青睞。而另一份調查顯示,有67.1%的受訪者表示曾參與P2P網貸平台理財,低門檻、不錯的收益是理財者選擇網貸理財的原因。
80後90後網際網路理財群里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受教育程度較高。「投資自由度」是90後喜歡網際網路理財的主要原因,這個群里對資金的靈活性需求高,但90後承受風險能力交弱。
中國大媽青睞網際網路理財
隨著網際網路理財的日益火爆,不僅吸引了80後、90後這樣的年輕群里,更吸引了「中國大媽」的目光。更多理財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個人理財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近年來,中國大媽因為搶黃金、廣場舞、炒股等事件備受關注,她們手握重金、風風火火,不斷攻城略地。伴隨著網際網路理財的普及,有閒有錢的大媽們自然不甘人後。據調查,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55歲以上女性的人均投資金額高出整體的43%,是80後的將近3倍。而且,大媽們更偏向於中長期理財項目。這充分說明大媽們一是財富積累豐厚,有足夠的風險抵抗能力,因此敢於長期投資以獲取高額回報。
不管是受90後歡迎還是中國大媽青睞,事實證明:網際網路理財正在憑藉其自身優勢飛速發展,而且前途無量。但要注意的是,網際網路理財安全性仍待提高。投資有風險,廣大理財用戶應選擇那些背景深厚、公信力強的理財平台。
更多理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理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