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理財收益排行是誰高誰低呢?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下,網際網路理財產品日益多樣化,銀行類、餘額寶、各種P2P等等,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著,加上如今,隨著國家連續降准降息,和寬鬆貨幣政策的實行,也是頗有影響,那麼,選哪種好呢?安全很重要,具體看下下文。
在收益率不斷下行的同時,不斷爆出的類似e租寶等P2P平台出現兌付危機甚至「跑路」情況的消息,也讓投資者對於投資市場開始謹慎。
在監管趨緊、收益率降幅明顯之際,此前大受追捧的P2P平台,其快速擴張的情況有所緩和,甚至連續出現了負增長。據銀率網統計,2016年1月全國新成立P2P平台共27家,環比2015年12月較少60.9%。截至2016年1月底,全國正常運營平台共2771家,已連續兩個月負增長。對於此現象,銀率網分析師稱,1月多地金融監管部門收緊了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登記註冊,新平台獲得通過成立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監管的趨嚴,P2P行業對新進入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弱,因此未來新成立平台的增長速度將會放緩。
銀率網理財專家表示,今年銀行理財應掌握以下3個竅門:1.「放長線釣大魚」,儘可能選擇收益提高幅度明顯、募集周期短的中長期產品,鎖定高收益;2.「勤能補拙」,產品快到期時,及時找好下一期理財產品,減少資金閒置時期;3.「量力而為」,選擇與自己風險偏好對等的理財產品。而對於寶寶類產品,建議將其從定期存款替代理財方式,回歸到活期替代品類現金管理工具。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徵求意見的出台,P2P行業將迎來良性規範發展。但對於風險承受能力不足的投資者來說,穩健投資仍是首要考量因素。廣州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廣州e貸總裁方頌提醒投資者,一定要選擇背景雄厚、運營合規、安全性高的平台,首選國資系、上市公司系、銀行系平台;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特別是超過18%的收益,隱藏著極大的風險;堅持小額分散原則,不要將全部資金集中於同一家平台;最後,投資者一定要關注產品的流動性。
不管是哪一種理財產品,業內人士普遍建議,考慮到未來理財產品收益持續走低的趨勢,手頭有閒余資金的投資者不妨購買長期穩健型產品來鎖定收益,避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收益波動,實現資產增值最大化。
更多理財行業最新相關市場行情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理財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更多理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理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