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規劃綱要」整頓醫藥流通行業 行業洗牌加劇

「規劃綱要」整頓醫藥流通行業 行業洗牌加劇

2016-01-01 09:55:4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一直以來,醫藥流通企業在醫藥產業鏈中扮演著「藥品搬運工」的角色,產業鏈地位和盈利能力均十分有限。直到2015年起,醫藥流通企業才進行主動轉型升級,提升自身競爭力。

  而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其中在醫藥產業中指出,要推進醫藥流通行業轉型升級,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形成一批跨國大型藥品流通企業。截至目前,國內醫療流通企業有1.3萬家,但真正合規的不到三千家。

  據業內人士分析,通過整頓之後,大量不合規的企業將被淘汰,也將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十三五」規劃亦指出,在「十三五」期間,全國範圍將產生超大型醫藥企業集團和一大批全國性、區域性大型骨幹藥品流通企業,且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融資的藥品流通企業將明顯增多,藥品流通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醫藥流通

  醫藥流通行業面臨挑戰

  《綱要》指出,推進藥品、醫療器械流通企業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開展服務,形成現代流通新體系;規範醫藥電子商務,豐富藥品流通渠道和發展模式;推廣應用現代物流管理與技術,健全中藥材現代流通網絡與追溯體系;落實醫療機構藥品、耗材採購主體地位,鼓勵聯合採購;建設遍及城鄉的現代醫藥流通網絡,提高基層和邊遠地區藥品供應保障能力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按《綱要》所示,藥品流通行業的地位將加強,但同時也面臨更大的挑戰,生存將是大多數流通企業最大的問題。它要求藥品流通企業規模巨型化,行業集中壟斷化,服務能力多樣化,供應鏈管理智能反饋,成本控制國際級,並形成國際一流的巨型企業。

  實際上,CFDA也在對於醫藥流通行業進行相關整頓,5月份發布了關於流通領域專項整治公告。7月,國家衛計委、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人社部、商務部、工商總局、稅務總局、CFDA等九大部委聯合下發《2016年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要點》。

  在上述論壇上,CFDA副局長吳湞指出,CFDA將在流通領域整治解決流通環節多的問題,推出兩票制、打擊掛靠走票,必須全流程改革,加強監管,包括使用單位合理用藥等。「如果不下決心整治亂象問題,中國藥品質量要從根本上進行保障,肯定很難。」

  在最近CFDA對藥品流通的大整治中,僅一個月已有近百家商業公司被註銷、數百家商業公司被列入嚴查對象,整治風暴仍在各地持續。據業內人士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已有200多家醫藥商業企業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GSP)被收回,或《藥品經營許可證》被吊銷。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指出,兩票制實施後,主營業務為「倒票」的上千家醫藥商業企業將關門倒閉,醫藥商業領域的併購重組浪潮正風起雲湧。

  如7月,益佰製藥向康德樂出售從事流通業務的子公司益佰醫藥75%的股權,公告中明確表明出售原因:受醫藥市場環境變化特別是兩票制推廣,公司的產品銷售平台益佰醫藥功能發生了變化。

  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分析,在兩票制的衝擊下,像益佰製藥出售旗下規模不大、盈利不佳的流通企業給大型商業流通企業,是大勢所趨,未來或會有更多的企業逐漸退出流通領域。

  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上述分析師指出,正在落地的兩票制和其他財稅政策的實施,將使得藥廠用於「渠道」的費用會高度透明化,中小醫藥流通企業將因此面臨生存危機。

  為此,也有業內人士擔憂,在商業公司整合的過程中,被吊銷、註銷或因業務減少進而倒閉企業的數量會逐漸增多,一些代理商可能直接面臨被上游企業收購、轉行或者淘汰出局的命運。

  實際上,如果要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必然會掀起一次整頓規範潮,以淘汰不合規的企業。此前,CFDA安全監管司司長李國慶曾指出,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1.3萬家批發企業退出1萬家,剩下3000家可能是比較理想的狀況。

  吳湞表示,我國80%藥品批發量集中在前100家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有一些批發企業將無法存活,但事實上這些批發企業不僅活著,還活得很好,這就造成了悖論:市場經濟在藥品批發領域失靈了,優者勝不出,劣者淘不掉。

  從《綱要》看,未來對藥品流通企業要求更高,實際上,現在部分企業正在按照上述《綱要》在積極發展,如開始擁抱先進的現代物流技術及內部IT管理系統,擺脫以往靠人力打包、分揀和追溯的落後模式,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將反過來擠壓不規範企業的生存空間,逼迫其退出市場。

  據商務部《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披露,2015年醫藥商業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前15位都在百億元以上,這15家企業的合計規模接近我國藥品流通市場規模的50%。逐漸向流通成熟市場集約化看齊。

  另據商務部的報告預測,「十三五」期間,全國範圍將產生超大型醫藥企業集團和一大批全國性、區域性大型骨幹藥品流通企業,且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融資的藥品流通企業將明顯增多,藥品流通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目前國內年營業額超過千億的流通企業分別是國藥控股、華潤醫藥以及上海醫藥。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政策的推進和競爭的加劇,藥品流通行業通過資本運作持續活躍,巨頭們大魚吃小魚的苗頭已經開始顯現。當下,國藥控股、華潤醫藥等企業通過併購整合迅速成為行業龍頭。

  「流通行業大整治使得一些醫藥商業開始出現倒閉或者想退出市場的現象,這是大型商業集團搶地盤的好時機,未來醫藥流通行業將出現拼搶高潮。」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2016-2021年醫藥流通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認為,只有經過整頓規範後,優質醫藥流通企業才能脫穎而出,並成長為跨國大型藥品流通企業。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儘管有《規劃》的支撐和保障,但要實現這一過程還需很長一段時間。

更多醫藥流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流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