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煉油供需不匹配致產能過剩 海外市場拓展需藉助國家政策

煉油供需不匹配致產能過剩 海外市場拓展需藉助國家政策

2017-01-01 17:21:58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日,國家對國有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指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以「三桶油」為代表的石油企業是國有企業的重要一環。但是從內部看,國有石油企業正處在改革的「陣痛期」中;從外部環境看,以山東地煉抱團、浙江石油成立為代表,一些新石油巨頭對市場正虎視眈眈。

  煉油供需不匹配致產能過剩嚴重

  需求增長是全球煉油能力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00至2014年間,時有出現的成品油資源短缺,推動了大批煉廠的規劃和建設。2016年和2017年的成品油產量同比增速分別為3.1%和3.4%。不過,由於供給側和需求側時間上的不匹配,供需差逐漸擴大,引起產能過剩問題。從供需差來看,2015年,中國成品油需求總量約為3.2億噸,同期產量約為3.4億噸,供需差為2163.1萬噸,2016年增加至3546.5萬噸,2017年預計將進一步擴大至4043萬噸。

  目前,國內煉油能力達到7.5億噸/年。根據目前的成品油需求水平,假設成品油收率為65%,開工率採用世界平均開工率水平80%,目前中國合理配置煉油能力應為6.2億噸/年,由此推算過剩能力約為1.3億噸/年。到2020年,綜合考慮未來幾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汽車保有量、天然氣及電動汽車替代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預計國內成品油需求量將達到3.7億噸,屆時合理配置的煉油能力應為7.1億噸/年。

  2017-2022年中國煉油工業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在新增產能和淘汰落後產能的共同作用下,預期國內一次加工能力將增加至8.2億噸/年左右,在目前水平上淨增約7000萬噸/年,由此推算國內過剩能力將在1.1億噸/年左右,較目前過剩水平適當減緩。

煉油供需不匹配致產能過剩 海外市場拓展需藉助國家政策

  海外市場的拓展需藉助國家政策

  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中石油加緊步伐在海外開拓市場。目前,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19個國家擁有49個油氣合作項目。

  依託國家政策,中石油的海外業務獲得了一次飛躍。在今年5月,中石油對外表示,在兩天內將簽訂價值200億美元的合約,其中包括與沙特阿美合作興建雲南煉油廠、涉資40億美元的亞塞拜然天然氣項目、俄羅斯燃氣發電廠等項目。

  在國有石油企業主動走向海外市場的同時,海外油氣大國也向中企拋出了橄欖枝。

  今年2月,阿聯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陸上最大的油田宣布將8%的權益出售給中石油。就該油田目前年產8000萬噸的產量來看,這將給中石油每年帶來640萬噸的權益產量和相應分紅。

  作為國有石油企業的另一龍頭,中石化的海外業務也表現突出。近年來,中石化對外合作投資金額近千億美元,建成了埃及阿帕奇項目、沙特延布煉廠等一系列「王牌工程」。

  得益於常年的實力積累,國有石油企業在海外已經打造出口碑和品牌形象,這為下一步擴大海外投資打下了基礎。

  同時,隨著國家大戰略的推進,國有企業尤其是石油企業成為中企走出去的領頭軍,海外市場也將成為石油國企的下一個主要陣地。

更多煉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煉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