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油氣上遊行業的併購和融資活動按交易量計算,交易數量從第二季度的338筆下降到第三季度的269筆,下降了30%。油氣產業作為關係我國經濟命脈的基礎產業,又與民生息息相關,更是成為關注的熱點。以下對油氣技術特點分析。
我國油氣資源大量依靠進口,2019年主要進口來源國為俄羅斯(14.2%)、沙特(12.4%)、安哥拉(12%)、伊拉克(8.8%)、伊朗(7.4%) 等國,油氣行業分析指出,前五大進口來源國占據我國原油進口量的55%,集中度較高。 此外,我國從美國進口了770萬噸原油。
油氣產品尤其是在終端市場,油氣產品轉型升級和質量提升至關重要,要靠產品贏得市場。面對新時代,國有企業在地方投資中應該發揮主體作用,應該立足於企業產品、目標市場,加大項目有效投資的強度力度,擴大投資範圍,把化工產業鏈進一步做細,從而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現從三大油氣工業技術來分析油氣技術特點。
首先,油氣勘探具有階段性、遞進性的特點。從發現油氣資源到開發利用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油氣技術特點分析,各地區的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周期往往長達二三十年,甚至更久。整個過程的產出首先表現為一系列油氣地質認識成果,而體現經濟效益的,在其中間的勘探階段主要是各級油氣地質儲量,直到最後的開發階段才是直接的商品——原油、天然氣以及各種加工成品。全部過程有可能在某個中間階段結束。我國石油行業目前尚未建立儲量計價等制度,中間成果不能進入市場流通;而且,我國石油行業具有行業壟斷和國家壟斷性質,同一地區、不同階段和油氣勘探開發項目常由同一大公司下屬的不同或相同子公司承擔。因此,其技術經濟評價常常以從勘探投入到開發,產油產氣的整個過程為對象,進行全過程評價;另一方面,不同階段的工作常常由彼此獨立核算的不同主體承擔,其項目管理體制的差異和勘探開發過程的不確定性又要求進行分階段評價。因此,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技術經濟評價應該遵循階段性評價和全過程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其二,油氣勘探投入產出關係難以確定。油氣勘探成功與否,以及勘探開發成本的高低,是一個受油氣資源形成條件、油氣地質理論的局限性、勘探開發技術手段的可靠性、油氣賦存信息的翔實程度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複雜問題。油氣技術特點分析,在勘探投入前期,沒有任何一個油氣地質專家敢於準確斷言定能獲得多少油氣儲量,再不用說這些儲量的經濟意義了。同時,石油作為戰略物資和工業經濟的命脈,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和政府干預,因而在油氣的國際合作勘探中更需考慮國際能源市場的風雲變幻和國家能源政策,不確定性大、風險性高是油氣勘探開發項目的普遍特徵,因而風險評價是其技術經濟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基於同樣的理由,加強事後評價與勘探開發效果分析,以及勘探開發投入產出關係的研究,對於提高事前評價的可靠性在油氣資源技術經濟評價的理論和方法體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早期勘查的階段性評價主要在於相對經濟效果度量與方案比較擇優,而不在於絕對經濟效果的度量;而經濟評價工作則應隨著項目的進展不斷深入,貫穿其全過程。
其三,油氣勘探工作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技術系統,各技術手段在不同階段、不同側面相互重疊,相互補充,相互驗證,又互為條件,構成了複雜的技術網絡。油氣資源形成條件的千差萬別等導致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技術系統。油氣技術特點分析,除了基礎油氣地質理論外,勘探開發技術手段不斷更新,發展迅猛,在可供發現的資源量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新技術的採用對於勘探效益的好壞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重要技術手段以及採用的新理論、新技術、新設備等的技術經濟效果分析,不僅僅是評價工作的重要內容,也將有利於勘探開發技術方案的優化設計工作。
油氣技術特點分析,現在油氣供應企業面臨著電動汽車、智能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的挑戰,既要坦然面對,也要有戰略定力,更要能積極應對。一方面,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傳統內燃機也是在發展的,它的轉型也好、替代也好,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有許多事可做,比如成品油的質量升級,同時結合內燃機本身的節能減排,不斷降低能耗物耗。另一方面,我們自身產業發展過程當中,在電池、材料等方面也有一些積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商業模式,包括加大科研投入,與各層面先進企業聯合共同發展。
更多油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