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市場化改革,從根本上是要解決產業放開和市場開放的問題,在過去,我國的油氣產業集中度比較高,價格主要以政府指導價為主,通過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仍待完善。
國家發改委陸續發布《關於加強地方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降低企業用氣成本的通知》、《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關於明確儲氣設施相關價格政策的通知》、《關於做好2016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關於推進化肥用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關於福建省天然氣門站價格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一系列政策。
「十三五」期間,我國天然氣仍將面臨供大於求的困局,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供應量將達到3650億至4000億立方米,但消費量只有3250億立方米,約有400億至750億立方米天然氣過剩,這背後有市場體系建設滯後、天然氣缺乏調峰成本補償機制等諸多原因,應重點開拓新的天然氣消費市場。
目前正在穩步推進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於2016年底前出台。
從企業層面動作看,管輸價改、管網獨立、市場准入、價格放開等方面有望成為此次油氣改革的重頭戲;油氣改革的總體方向可概括為:放開壟斷性領域的競爭性業務、實行全產業鏈的公平準入。
我國應積極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降低管輸氣價,逐步開放生產、銷售氣價,實施氣、電價格聯動;推進天然氣接收和儲運設施公平開放,擴大海上低價LNG進口,做大蛋糕,攤薄成本;合理布局天然氣網絡和服務設施,鼓勵大用戶直供;加強國內天然氣勘探開發;海陸並舉,常規與非常規並重。
通過大力實施上述天然氣體制機制改革等措施開拓消費市場後,預計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可達3500億立方米左右。
更多油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