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油氣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我國油氣穩產的"壓艙石",大慶油田一季度聚焦水驅與化學驅兩大核心領域,通過未措施產量同比增加3.3萬噸、措施增油4.63萬噸的精準調控,持續釋放老區潛力。在化學驅區塊實施4500井次調整措施後,原油生產始終保持高位運行態勢,為全年穩產夯實基礎。
面對油氣增儲上產重任,長慶油田以"五位一體"生產體系為抓手,在老井穩產、新井投產等環節實現協同發力。通過優化輕烴超產方案和強化綜合治理措施,有效保障了產能接續與效益提升的雙重目標。
在天然氣5000億立方米增儲戰略指引下,塔里木油田一季度取得1個預探發現及2個評價進展。富滿、克深等重點區域掀起鑽井技術革新熱潮,推動潛山油氣藏開發突破,展現深地領域潛力的持續釋放能力。
作為我國最大原油生產基地,渤海油田一季度油氣總產量歷史性突破1000萬噸。通過環渤中"雙古"深層勘探和龍口71等重點區塊評價,成功投產渤中266、曹妃甸64等重大項目,為全年衝刺4000萬噸目標築牢產能底盤。
面對自然遞減壓力,青海油田通過完善井網部署和精細水驅調控,將自然遞減率控制在2.38%以內。一季度實施壓裂措施超200井次,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原油、天然氣產量超額完成目標,展現老區高效開發的持續活力。
錨定千萬噸級油氣田發展目標,西北油田通過強化勘探突破與工藝技術創新,在一季度實現油氣當量247.3萬噸。原油168.24萬噸、天然氣9.92億立方米的亮眼數據背後,是質量效率雙提升戰略的有效落地。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以"三個50億方"大氣區建設為抓手,在川西、川南等重點區域打好穩產攻堅戰。一季度日產氣量突破2900萬立方米,累計生產天然氣26.25億立方米,為保障西南地區能源供應注入強勁動力。
涪陵頁岩氣田以"起步即衝刺"的狀態優化生產組織模式,一季度產出頁岩氣17.75億立方米及頁岩油7937噸。通過強化老區穩產與新區建產的協同效應,油氣當量完成率超總部計劃1.67%,彰顯非常規資源開發的技術優勢。
總結:一季度各油氣企業以"開局就是決戰"的姿態,在勘探突破、技術攻堅和生產組織等領域多點發力,共同實現首季"開門紅"。這些成績不僅體現了我國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更為全年4000萬噸級原油產能目標的達成注入強勁動能。隨著後續重點項目的持續推進,中國油氣產業將持續以創新為驅動,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發揮更大作用。
更多油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