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調味料也成為調味品,其種類繁多可以增加菜餚的色香味,這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餐飲市場的低迷直接影響著調味料行業需求量的減少。以下是2023年調味料行業政策環境。
調味料是指能增加菜餚的色、香、味,促進食慾,有益於人體健康的輔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進菜品質量,滿足消費者的感官需要,從而刺激食慾,增進人體健康。從廣義上講,調味品包括鹹味劑、酸味劑、甜味劑、鮮味劑和辛香劑等,像食鹽、醬油、醋、味精、糖(另述)、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屬此類。
調味料行業政策環境顯示,國家近年加快出台食品安全相關的政策法規,各項管理條例日益完善,2018年國家衛健委對醬油、食醋、複合調味料等品類均劃分了詳細的國家標準,政策趨嚴將利好龍頭企業加速取代以低質低價為主的中小企業市場份額。另外,疫情影響下龍頭企業加大各項促銷費用投入拉動動銷,加之2021年原材料成本上漲,中小廠商在雙重壓力下面臨生存困難,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調味料的上游原材料主要由蔬菜、肉類、白糖、鹽、五穀等各類農副產品組成,中游調味品企業將原材料通過各類工藝加工製造,通過包裝業供應商和食品添加劑供應商提供的食品包裝和食品添加劑,最終製成醬油、食醋、耗油等不同品類的調味品,下游主要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流通到以餐飲業、食品加工業為主的B端和以家庭消費為主的C端消費需求市場。
調味料行業政策環境提到根據調味品龍頭企業海天味業2021年財報來看,調味品的生產成本由原材料、製造費用、直接人工和運費構成,其中原材料是最主要的生產成本,占總成本比重高達84.75%。
調味料行業政策環境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醬料、調味品和香料市場規模增長了2.7%,達到1491億元。2021年,中國醬料進口增長近12%,達到2.42億元,主要供應商是韓國(19.3%)、泰國(12.6%)和日本(11.9%)。 主要進口地區是上海(31%)、廣東(26.9%)及山東(12.9%)。
總體看來調味料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並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市場也在逐漸轉向複合調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