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樹樹種之一,栽培和加工已成為許多地區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義大利是品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種植面積占全部種植面積的8%,以下是葡萄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全球種植量最多的葡萄是主要用於鮮食的巨峰葡萄,種植面積達365000公頃。葡萄行業分析指出,最受釀酒師歡迎的釀酒葡萄赤霞珠在全球的種植量也不容小覷,達到了340000公頃,占全球種植面積的5%。一些常說的「國際品種」,如梅洛(Merlot)、霞多麗(Chardonnay)等,廣泛分布於各大產酒國,種植面積十分可觀。
我國葡萄的主栽品種以巨峰、紅地球和玫瑰香為主,從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上供應期排名來看,排在前3位的品種正是這3個,而且在近4年時間裡,排在前8位的品種也沒有發生明顯變化。葡萄行業產業布局認為,我國當前大宗葡萄品種結構相對穩定,市場銷量持續增長。
生產布局區域集中,已基本形成西北新疆、甘肅、寧夏乾旱區、黃土高原乾旱半乾旱地區、環渤海灣地區、黃河中下游和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主體的南方葡萄栽培區以及吉林長白山周圍山葡萄栽培區等六個相對集中的栽培區域。葡萄優質、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整形修剪、病蟲害綜合防治、配方施肥等新技術的普及推廣,顯著地促進了我國葡萄質量和品質的提高。
產業鏈不斷完善,出口創匯能力逐年提高。葡萄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是我國葡萄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到2020年,全國的葡萄保鮮貯藏總量達55-60萬噸。葡萄酒釀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十分迅速,到2020年,全國葡萄酒生產企業已由1980年100餘家增加到500餘家,葡萄酒產量1978年為6.4萬噸,2020年達到49.51萬噸。國產葡萄酒的產品質量和信譽逐年提高,許多品牌在國際葡萄酒大賽中屢屢獲勝。
市場價格持續走高的引導,有一些品種或由於栽培技術的完善與成熟,或因為優質特色產區的充分挖掘,這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克瑞森無核、著色香和陽光玫瑰這3個品種,它們的上升勢頭非常迅猛。根據葡萄行業產業布局數據,截至2020年底,基本可以歸類到大宗品種的行列。此外,紫甜也有較快的發展速度。
截止2020年,新疆哈密市、客什地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葡萄產量占新疆葡萄總產量比重分別為5.44%、3.7%、2.42%、2.05%。
在新時代的發展下,新疆須抓住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機遇,利用新疆的農業發展資源,大力在新疆經濟發展中開發和推廣葡萄產業,加快葡萄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的步伐,從而使其實現規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和優質化,使之成為新疆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產業,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以上便是葡萄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葡萄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葡萄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