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財經頻道 >> >> 聚焦2025年玉米市場:供需動態與價格走勢分析(關鍵數據解讀)

聚焦2025年玉米市場:供需動態與價格走勢分析(關鍵數據解讀)

2025-05-21 09:40:1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玉米期貨市場呈現顯著波動特徵。截至2025年5月中旬,玉米期貨主力合約經歷"先漲後跌"行情,在4月下旬觸及階段高點2390元/噸後逐步回落。小麥替代效應、庫存去化進程及政策預期變化構成主要驅動因素,而進口穀物潛在供應壓力與飼用需求結構性調整則形成多空博弈的核心矛盾。

  一、供需格局轉變推動價格波動特徵明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玉米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行情周期中,玉米期貨指數從2280元/噸漲至2380元/噸,漲幅達4.4%。驅動因素包括:小麥減產預期引發替代需求擔憂;東北地區貿易商鎖糧行為推升現貨基差;乾熱風天氣對華北主產區的影響。然而5月上旬後價格震盪回落,主要受四方面壓制:

  1)新麥上市季到來導致貿易商加速出庫

  2)小麥-玉米價差收窄至替代臨界點(當前價差僅101元/噸)

  3)中美穀物貿易關係緩和可能增加進口預期

  4)市場傳聞將啟動進口玉米與飼用稻穀拍賣

  二、港口去庫存進程支撐現貨價格韌性

  截至5月9日,北方港口玉米庫存降至421.6萬噸,較月初減少4.3萬噸,同比仍高出16%。廣東港內貿玉米庫存143.9萬噸,雖同比下降95%,但周度降幅達4%。值得關注的是:

  現貨價格在基層餘糧見底背景下持續攀升,錦州港報價從2210元/噸漲至2320元/噸,廣東港同步上漲100元/噸。然而小麥替代壓力導致貿易商出貨意願增強,後續上漲動能受限。

  三、深加工行業面臨成本擠壓與需求收縮

  截至5月16日,玉米加工企業開機率降至57.17%,同比減少8.6%。高企的原料價格(當前吉林虧損110元/噸)導致:

  行業數據顯示,澱粉加工利潤被原料成本侵蝕超過30%,企業被迫降低生產負荷。這種傳導效應預計將持續抑制玉米採購需求。

  四、飼料端替代策略壓縮玉米消費空間

  當前飼料企業原料庫存在35天左右,較去年同期增加14%。儘管能繁母豬存欄量維持在4066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3.6%),但行業微利狀態促使:

  監測顯示,小麥-玉米價差已收窄至替代臨界值以下,華北地區飼料企業配方調整進度超預期。預計新麥上市後將形成持續的替代壓力。

  五、價格區間震盪特徵顯著顯現

  技術面分析顯示:

  綜合來看,玉米市場正處於供應緊縮與替代擴張的臨界點。短期受政策預期和進口消息擾動可能出現波動,但產需缺口支撐下預計難以跌破關鍵成本線。中長期視角看,能繁母豬存欄增速放緩或導致需求端承壓,而新麥質量將決定替代規模上限。建議投資者關注2300元/噸支撐位的有效性,並密切跟蹤6月華北主產區小麥收割進度。

  (數據來源:期貨市場公開行情及行業監測系統)

  註:本文分析基於截至2025年5月16日的公開信息,市場動態可能隨政策調整及天氣變化產生變動。

更多玉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玉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延伸閱讀

前11月同比下降39.9% 我國玉米進口量大幅減少(20241230/22:20)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2024年2月份以來,玉米進口趨勢出現方向性變化,進口量由過去的高位徘徊轉為持續下降。今年1月至11月,我國玉米進口量1331.9萬噸,同比下降39.9%。特別是近幾個月,玉米月進口量連續創出階段性新低。10月玉米進口量僅25.1萬噸,同比降87.7%,創2019年12月以來新低。結合當前進口玉米到港船期,預計今年12月份進口量將繼續保持低位,全年進口量將低於1400萬噸,比去年進口量減少1300萬噸以上。(央視新聞)

國泰君安:新季玉米價格底部有支撐 玉米糧價觸底回升值得期待(20241029/08:19)

國泰君安研報表示,玉米現貨價格自10月9日之後下跌至2240-2250元/噸的區間,處於近3年低位,近期均處於磨底階段。根據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預測,近期國內玉米進口量持續大幅減少,玉米飼用、深加工消費量穩步增加,疊加中央儲備糧佳木斯等東北直屬庫點已開始收購,新季玉米價格底部有支撐,玉米糧價觸底回升值得期待。

全球熱浪滾滾 玉米和大豆價格走高(20240910/22:40)

到目前為止,夏季即將結束,這對玉米和大豆價格來說是一個福音。由於全球各地出現創紀錄的高溫熱浪等惡劣天氣,這兩種農產品的價格一直在走高。據媒體報導,由於美國玉米和大豆減產,以及歐洲農民備受乾旱天氣困擾,全球玉米期貨已連續第二周上漲。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報告,同樣的乾旱氣候已經蔓延到墨西哥和烏克蘭等地,損害了玉米和大豆等基本農作物的收成。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投資者可能希望通過Teucrium Corn Fund(CORN)規避風險。該基金跟蹤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T)交易的三種玉米期貨合約。分析師稱,那些關注玉米期貨價格的人,可能也應該仔細看看大豆。創紀錄的高溫可能會使大豆價格上漲,此前大豆價格今年已下跌超過20%。(環球市場播報)

FAO:預計全球玉米和小麥產量將有所下滑(20240607/16:09)

糧農組織對2024/25年度的初期預測顯示,全球穀物供需形勢總體較為樂觀。根據目前對世界穀物產量前景的評估,2024/25年度全球穀物產量預計將達到28.46億噸(包括以碾米計的大米),幾乎與2023/24年度的創紀錄產量持平。在主要穀物中,預計全球玉米和小麥產量將有所下滑。黑海地區最近的惡劣天氣條件可能會導致世界小麥產量下降。相比之下,大麥、大米和高粱的產量預計都將增加。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金融行業熱門報告

更多

金融相關報告分類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