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表示,我國國有民營企業紛紛布局,衛星研製與火箭發射模式逐步轉型,商業航天力量有望加速低軌網際網路布局進程。近日,我國成功發射高速雷射鑽石星座試驗系統,星地高速傳輸技術進一步驗證;航天科技集團長八甲遙一火箭裝船起運,奔赴發射場,作為未來我國中低軌主力火箭之一,將於明年1月執行首飛任務。巨型低軌衛星星座的建設和運營,具有周期長、技術集成度高、高風險等工程特點。我國國有民營企業紛紛布局,衛星研製與火箭發射模式逐步轉型,商業航天力量有望加速低軌網際網路布局進程。同時,隨著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首飛、多款可復用商業航天火箭計劃發射,衛星網際網路海外開展試運營業務,預計2025年我國星座整體建設進程將邁入新的階段。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天娛數科CEO賀晗的建議聚焦於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算力和促進民營企業數位化轉型等方面。賀晗建議,應該建立與完善國家級具身智能發展規劃,推動大腦、小腦與機械本體協同發展。鼓勵人形機器人通用平台建設,避免重複「造輪子」。鼓勵人形機器人開發從硬體到軟體、從底層到應用層、從AI模型底座到3D數據集的通用開發套件,如開原始碼庫、仿真環境庫、開源數據集等,形成良好的產業協同創新氛圍,降低創業、研發門檻。加快人形機器人標準建設,創建生態認證體系。包括硬體接口標準、通信協議標準、3D數據集標準、性能標準、倫理安全等標準。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